今日头条真文化

拾缀 | 浮力与重力的思辨

2020-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眺山

我的中学物理是学得极为不好的,原因在于自己当年的心脑“不开窍”吧,或许也因为教学中没有加入“物理学史”的趣味。但在后来的时日里,日益感受到物理学于人生作为的重大价值与作用,比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压强,重力与浮力等,每以这样的概念思考人生作为,特别是意志力作为,都能把思维引向深刻,思想走向精湛。读《曾文正公嘉言钞》,则是又触动了我的这样思考。

【1】

“趋时者博无识之喜,损有道之真。”这是曾公的一条极简嘉言。仔细想想,其现实针对性真是太强烈了!应该讲,“泡在互联网上”“浮在手机屏幕上”,该是当下人之行为上最为普遍且典型的“博”“损”了。是否这样呢?

【2】

“趋时”这个概念,是可以作双解的,一个是把握社会时代的发展趋势,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潮流而发展自我。这是积极的人生作为。另一个则是无原则地随从网络喧哗,于猎奇中消耗了自己的生命时光。这该是消极的人生作为,于此中,最是一方面“博无识之喜”,也最是“损有道之真”。有人可能会说,我在网络上也很长见识,这不否认,但要反省反思的是:于个人人生发展到底有多大助益或补益呢?我看是“电子鸦片”居多而已。

【3】

我在概念思维上断定,“趋时而博无识之喜”即是“浮力”问题,“趋时而损有道之真”就是损害了人生应有的“重力”。由此,我别样思想了人生的两极——富有货币财富者,货币财富不富裕者。二者在当今的时日中,何以会有共同的社会性属性——浮躁,浮漂,浮华?拥有或少有相当数量的货币,本来都该是“沉重”-重力的,但何以表现为人生之“浮力”?可见:货币于人生还有两重属性——重力与浮力。我以为这是马克思时代未曾发现或未有充分论述的吧?我们时代,我辈是否应该深入发掘并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这样的“浮力问题”

我能力有限,只能思想性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普遍性解决问题就不是我的本领了,若有能力也是仅为解决自身的问题。

欢迎朋友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