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班数学课教案2019-06-11
A组:个别同学有一定的口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对抽象的知识接受能力一般,对简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概括能力较好。
B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意识不强,对抽象的知识接受较差,对简单基础知识掌握一般,概括能力较差。上数学课兴趣不浓,注意力分散,易与同学聊天。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A组
1.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变化的量与没有变化的量;
2.掌握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难点:区分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能够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
B组
1.在生活情境中,感知变化的量与没有变化的量;
2.了解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难点:区分简单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入:
万物皆变:(展示课件图片)
1.天气随时间而变化。
2.人的身高随年龄而变化。
3.汽车行驶的路程(里程)随行驶时间而变化。
过渡:周五,我就要从温州坐大巴车回杭州了,老师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老师坐车返回的过程有哪些在变化?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
(教师出示课件)
活动一:
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t小时,行驶里程为s千米。(教师与学生一起读题)
(学生先自己思考填表,再小组合作讨论,校正。)
(1)题目里有哪些量?
(2)根据题意填表:
速度
60千米/时
t小时
1
2
3
4
5
S千米
(3)用含t的式子表示s:
(4)在这个式子里,不变化的量是
变化的量是 。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校正答案,并讲解。
活动二:
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取r的不同数值,算出相应的 S值:(同学们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吗?S= ,请同学举手回答。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圆的面积公式里有哪些变化的量。首先,请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