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皇帝:两百多年积弊成大患 击碎一腔中兴梦
说起清朝咸丰皇帝,有人说,他昏庸无能,耽于享乐。有人说,他国难当头,逃离京城。还有人说,他三十一岁便身死热河,是自杀所致。种种谜团,猜疑成串,历史的真相,究竟怎样?
清朝咸丰皇帝:两百多年积弊成大患 击碎一腔中兴梦才貌下乘 终成大统
咸丰皇帝奕詝,是道光帝的皇四子。由于前三子早夭,实为皇长子。多舛的命运,从童年时就开始了。
九岁时没了生母,由父皇安排静贵妃抚养。从此,与六弟奕䜣一起,玩儿也谦让,吃也谦让,不敢争抢。也因此留给父皇品行敦厚善良的印象。
出生时有点早产,虽然成功活了下来,还是难改天生体弱的问题。成年后身高仅一米六五,瘦弱也罢,还是跛足。少年时坠过马,从此残疾。偏偏登基后不久,同样悲剧再次重现。据说病情严重,绵延一年多,才可以正常活动。当然,跛足更严重了。
奕詝和六弟奕䜣在一起,外人看来,兄弟手足,相亲相爱。但奕䜣的聪明机智,让他内心倍感压力。马上狩猎,就更是明显居于下风了。
好在,他有个父亲般慈爱的老师杜受田。在老师的教导下,他更加隐忍,更加努力表现出宽厚善良品格。后来事实证明,这是帮助他胜出的法宝。
道光皇帝晚年,就立储一事,踌躇不决。六子奕䜣,聪明过人,是治世良才。但四子奕詝孝悌良善,是百姓之幸。况四子的生母,深得道光恩宠,去世又早,最终,感性战胜理性:四子奕詝胜出。
岂知这并不意味着,黄袍加身,幸运一生。相反,噩梦不离不弃,伴其后半生。
宏图未展 连丧股肱
咸丰二年,杜受田自荐去山东赈灾。黄河决口,大灾当前。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忘记暑热,忘记休息,甚至忘记茶饭,竭诚工作,终至猝死。
几天后,得知噩耗的咸丰,悲声大恸,不能自抑。他的恩师,他完全信任,彻底倚重的人,突然离去。他感觉,自己像个失怙的孩子,没了依靠。他想要开展的宏图大业,还需要恩师的鼎力相助,可是……。他顾不得什么复杂流程,给老师杜受田定了“文正”的谥号。这是文臣能得到的最高规格了。
太平天国运动,像是瞅准了机会,在老皇帝道光将去,新皇帝咸丰即将登基之时,就走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洪秀全,也要欺负这个弱孩子吧。
咸丰初登大统,接受恩师的举荐,启用林则徐。这个民族英雄,“虎门销烟”后,未得封赏,反遭贬斥。举棋不定,摇摆多变的道光,竟以林则徐为“激怒洋人”的祸首,恨其是“误国误朕”。咸丰能够“不拘一格”用人才,不可谓不明。从此,汉臣逐渐得到重用,走上清朝的权力中心。当然,这是后话。
只可惜,林则徐当时在家养病,原不能劳乏操心。勉强上路的林则徐,很快身体不适,腹泻不止。在前往广西的路上,仅十多天,便殉职在任上。
咸丰闻讯,扼腕不已。为什么自己这个舵,如此难执掌。超级航母的船身上,细看已经是千疮百孔。到处告急,却无有可用之人。是上天捉弄,还是无人才可用?
整肃科场 震慑官场
我国的科举取士,肇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因关系重大,历朝历代都实行严格管理。但由于利益极重,又难免官员涉险。科场案不少见,而咸丰朝的整肃力度,更令人震撼。
咸丰八年,适逢乡试的大比之年。发榜之时,天子脚下的顺天府,出了问题。
清朝有制,伶人不能参加科考。但京剧发烧友平龄榜上有名。落榜考生,舆论哗然。另有考生罗鸿祀,学问不行,文理不通,也能跻身举人行列。
在这件事上,咸丰接受肃顺的建议,严办了涉案官员。被牵连正法的有一品大员,蒙古族人柏葰。一品官员被斩,致使朝野震动。这就是清史上有名的“戊午科场案”。
此后三十年科场,干干净净,再无舞弊行为。一品大员的一命,换来科场的整肃。《清史稿》上评价说,“用重典之效,足以挽回风气也”。
咸丰整顿吏治,出手也狠。一举拿下了道光朝的佞臣穆彰阿。足见咸丰,还是有推行清明政治的决心的。
内忧外患 集中爆发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像是上天要考验这个苦孩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伴随着咸丰的皇帝生涯,折磨着他的神经。
声势迅速壮大的太平天国,一路势如破竹。清朝的正规军,在这些起义军面前,不堪一击。如摧枯拉朽一般,咸丰帝,每天面对的奏章,都是各地失陷被围的消息。经历很长时间,耗费大量银两,正牌军“八旗兵”没能撼动这场运动。太平天国起义军,还依然“太平”。
万般无奈,咸丰终于启用汉臣曾国藩。一个清朝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一个拯救王朝命运的人,开始登场。曾国藩办团练,建湘军。文人带兵,军纪森严,军饷偏高。只收农民兵,不要城里市井油滑人。兄弟父子同杀敌,战场拼死相救。这一点有点像戚家军的招兵标准。事实证明,确实战之可胜。
在接到湘潭大捷的奏报后,咸丰脸上的笑容,没有停留太久。祖上定立规制,对汉人不得不防。想到历史上,那么多拥兵自立,黄袍加身的例子,咸丰就不由得脊背发凉。于是,一方面安抚曾国藩为国效力,另一方面,绝不给实际好处。提防没商量。
更可怕的是,正当内乱频仍,外患又起。为了在中国捞取利益,开埠贸易,洋人们“不懈”努力。战争不停,签约不止。被逼签署不平等条约后,英法等洋人,尚不满足。当外国人打到通州时,谈判已经不能使得洋人罢战。
出走热河 纵欲自戕
咸丰一改初登大统时的中兴宏愿,选择了“鸵鸟”做法。他在可能面临的国亡城破之时,选择出逃。咸丰人生的最后一年,定格在了避暑山庄。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想起隋炀帝,最后也是这般情状。
避暑山庄是康熙时期兴建,是国家强盛时期“木兰秋狝”的行宫。自嘉庆病逝于烟波致爽殿,清朝皇室没有再踏入这个伤心地。而,咸丰来此,也是有“计划”的。
咸丰在避暑山庄这一年,主要做了两件事:看戏、纵欲。
人们大多知道汉灵帝荒淫,令宫女穿“开裆裤”,方便宠幸。而后辈咸丰,也效仿这一做法。他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透支身体,服药“工作”。
肺结核病人不能饮酒,他每天泡在酒里。酒醉后,向下人发泄。醒后,又后悔,以赏赐弥补。
不时传来的前方奏报,让他内心异常痛苦。听到圆明园被焚毁的消息,他五内俱焚,感觉愧对列祖列宗。他无力改变,只能在如意洲,日日看戏。甚至亲自登台。
咸丰皇帝痛苦中,“纵欲自戕,以冀遄死。”原就体弱,“计划”大概提前实现。那一年,咸丰帝三十一岁。大限来临之际,他为身后安排的权力格局,没能保证运行多久。间接导致了一个控制王朝命运,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祸害国家。
时不助人,积重难返。股肱难求,无力擎天。国难当头,惶恐避难。京城沦陷,自戕求死。
不妨设想,咸丰虽无雄才,却也算有大志。内忧之时,加大力度,放手用汉族能臣,或可早救危局。外国侵略者闯入国门,如能选择誓死与京城共存亡,或可一搏,至少激励将士士气。托孤重臣,如能安排进奕䜣,或可牵制慈禧,免其多年时间,以牺牲国家利益为前提,奢侈享乐,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