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范雨素:真实的世界到底什么样?
文/大熊飞罐
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推荐《我是范雨素》,好奇地点开。不过,大约看到1000多字,突然发现右边显示进程的线竟是如此之短,一方面怕难以读完,一方面觉得兴味索然,就没再看下去。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仍有人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推荐,甚至还有一些评论的文章出现,于是下了决心,再次去看这篇长文。但是看完之后,我却没有赞叹或是感慨之类情绪——文章并没能打动我,反而让我想起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到底是什么?
不妨先讨论一下,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火?毫无疑问,范雨素的农民工身份是一个主要原因。有人称范雨素为“余秀华第二”,不过,我也未有此同感。
范雨素我挺喜欢余秀华的几首诗,最初关注余秀华当然和她的农民身份、残疾身体有关,但喜欢她的诗,却又纯粹是觉得她的诗触碰到了我内心的某一个小“开关”。后来听到余秀华在香港做的演讲和答读者问,虽然她说话很费劲,她的话很难听懂,但我确实看到了一种人性的光辉:余秀华在残疾的身躯之下,有一种人生经过历炼与思考而生出的智慧,这可以让人忘记她尘世的模样。
我想,任何一个堪称作家的人,都应该是这样吧。
再回头说范雨素。有人赞叹其才华,认为文章开头的两句就好棒: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但是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想写文章的人,反复琢磨几天,都不难琢磨出这样的句子来的,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句子对于文章来说是否真的需要,是否真的有意义。何况,有人也指出了,这句话是有来处的,它来自席慕容的诗《青春》。
文章最终的目的还是载道,语言漂不漂亮最终还是次一等重要的事。那么,《我是范雨素》中讲了什么呢?
《我是范雨素》其实并没有明确的主题,范雨素在文章中提到了她的母亲、她的兄弟姐妹,讲述了她当育儿嫂的见闻,以及北京农民工的生活和她母亲上访维权的经历。一旦文章的时间跨度达到几十年,那肯定会让人感到世事变迁的厚度。而且,可以不用怀疑,范雨素文中的内容基本真实,这就更增加了炎凉的气味。
不过,任何一个几十岁的成年人都会亲身经历,或者遇到、听到类似的事情。比如说小时候同学的人生,一个个展开来,肯定都是一幅幅波澜起伏的画卷。记述本身不是文章的价值,语言中流露出的态度、对事件的判断才是核心。那么,范雨素文章中流露出明确的态度了吗?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愤怒,可以感受到她在控诉,她认为命运是不公平的,但是,根源在哪儿?在乡村里的世俗观念?在于腐败现象?
这让我想起了2016年代表哈佛毕业生发表演讲的中国学生何江,他也是出身于中国农村,他幼年时家里也是一贫如洗,但是他的世界观怕与范雨素非常不同。
何江是第一位代表哈佛毕业生发表演讲的中国学生。新闻联播里的中国与范雨素眼中的中国肯定不一样,但是,你能说哪个中国更为真实?如果可以理性平和地思考问题的话,应该说,这两种中国都真实,只不过是因为视角不同,所以才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比如说范雨素文中描述的她给富人当育儿嫂,女雇主是位“如夫人”,似乎“社会主义新中国”不应有这种现象。可是,有这种现象又能说明什么呢?如果是琼瑶遇到了这样的事,也许还会写出一出感人至深的爱情戏呢。
总之,农民工愿意写文章,并且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遭遇,当然是好事。但是一篇文章到底精不精彩,最终还是取决于作者的见识、人生的态度和智慧。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现实世界当然更是如此,她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现的就是不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