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国学与传统文化

夏韵悠长---品应舟先生醉墨话夏凉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3人  传成传梅

     应舟先生摄影夏日美景欣赏。

     提笔挥毫写佳句,醉墨浓淡总相宜。---古诗吟夏至

     夏有凉风,冬有暖阳,人间醉美。夏荷,灿花,盛夏果实,树荫下池塘边纳清凉,把人间美景看遍。

今日夏至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离离。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火轮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涨落平溪水见沙

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

蔌蔌冬青几树花

应舟老师简介

        应舟,原籍陕西,军人出身,现定居北京。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历任报刊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副总编辑、执行总编辑等职务。现为资深编辑人、科普作家,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理事,国家级文化影视项目总策划。

        应舟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中学时代就以语文课和书写见长。参军后发挥其特长,从事新闻报道及宣传工作。

        在笔耕之余,钻研硬笔书法,临帖勤练。转业后,开始习练行书,尤其对王羲之、赵孟頫的行书偏爱有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以求,期间更得到诸多书法大家的指点。

       受秦永龙教授、书法专业博士生导师的点拨,其行书更加平和自然,洒脱流畅,遒美健秀。

        经过累年的泼墨挥毫,练就了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风格,具备书法大家之风范,更是获得一批书法爱好者敬佩有加。

     应舟老师为人厚道,学风朴实,追求书法艺术尽善尽美。不唯上,不势利,心静平和,低调习书。

曾拍卖书法作品为地震灾区募捐,并多次向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及边防军人捐赠书法作品。(2013年曾在钓鱼台山庄拍卖书法作品为地震灾区募捐,2014年、2015年、2016年向北京昌平儿童福利院、北京通州宋庄敬老院及西藏边防军人捐赠书法作品。)

       应舟老师四十余载笔耕不辍,发表数百篇新闻作品及论文,编辑、主编、编著及出版了科技、服饰文化、工艺类书籍及刊物80余种,8种书刊获国家部委级图书评比二、三等奖。

      应舟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文风俊隽,紧跟时事,作风刚毅,书法行云流水。酷爱文学,尤其对四大名著特别喜爱,是文坛的一颗常青树。

编者按言:

       四季轮回,光阴如梭,岁月中磨砺,十载春秋如一日。笔耕不辍,真性情,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终成书法一家。

       穿越光阴的梭,让我倒回去寻找,那个从秦岭山脉下出生,成长,学徒,参军的英姿少年;再到驻京部队转业,后办报办刊的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再到事业有为,著书颇丰,也有风雨坎坷的稳重中年。在少年心中种下的梦,爱好文学和书法,在花甲之年已全部实现,是有志青年励志的典范。

     著名文学家周明提笔“楼观台下一印周”就是对应舟先生的最好诠释。

        传成传梅精心出品,平台转载需注明原处,获取授权!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