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
今天正月初七,是节后的最后一天假,明天就要开始上班了。 趁着假期,老公一大早就把我们喊起来回拜年。 还有五家亲戚要走,必须要抓紧时间在12点之前送完,不然就不合礼节了。
市内的直接骑电动车去,市外的按照方便原则,尽量沿着既定路线,尽量节省时间。 还好只是在出城的地方,稍微堵了一下车,不到半个小时。如果放以前,这个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你是走不出去的。
车子一路向北,向东,向南,向东又向北,最终在12点之前到达了最后一家。 主人家早就准备好了午饭, 先是寒暄,吃点水果,瓜子,糖果接下来,就是吃饭了。
饭菜很丰盛,凉菜,火锅,热菜,和我们所不同的是炒的热菜比较多,凉菜少一些。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毕竟是冬天,多吃点热的好。
大人一桌,小孩子们一桌,在以前的春节是不可以的。那个时候条件差一些,大人上桌,小孩子只能站在旁边,时不时的加一点菜,根本不存在上桌的情况。 今夕不如往日,现在哪怕是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儿,也是要坐桌的,人多就两桌或三桌,保证每个孩子都要坐上桌。
往昔的春节虽然小孩子不能坐桌,但也过得很热闹,家家户户几乎每个小孩都会穿新衣,跟着大人放鞭炮,贴春联,还有就是走亲戚。
虽然交通不是很方便,土路或沙石路,但大家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或骑自行车或走路,各自奔向自己的亲戚,并且每一家都要走到。 小孩子们是最兴奋的,无论一个家里有多少小孩儿,尽量能多带一个,决不少带。
我们家有三个小孩儿,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我是老二。 按照道理说如果实在坐不下,我是可以不去的,但每次我都能抢到位置。因为姐姐让着我,弟弟一定要去的,那就可以带我。
我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大杠上,弟弟坐在后座上,父亲骑着自行车,一路上我兴高采烈,满怀兴奋的心情向亲戚家走去。 虽然有的时候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有的时候是雪化后满是泥泞的路,但一点也削减不了我们走亲戚的热情。
遇到泥泞的路难走,自行车不好骑,我们就下来推。推一截,用木棍戳几下,再继续上路。 遇到上坡,我们也是要下来推的,但我们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推的很开心。
下坡太急的话也是不能坐车子的,因为太危险。 大人先骑下去,我们在后面走,一路小跑,跑到车子旁边,然后再接着坐车。 遇到非常急的下坡路,大人扶着车子,小孩跟在后面推着车子走。
这样的场景放在现在,孩子们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那个时候的孩子比较皮,春节走亲戚是感到非常开心的事儿,所以这些困难根本不叫困难。
去到亲戚家吃饭,不能坐上桌,也没有关系。记忆当中就是随便吃点菜,然后吃点主人家包的包子呀什么的,反正就是很开心。 反观现在的孩子们,单独坐上一桌,并且会上一些他们爱吃的菜,比如说油炸的鸡柳啊,麻球啊,肉串儿啊什么的。
那个时候的小孩儿想都不能想的,大人吃好才能有小孩子的。 有的家庭待客会把最好的菜放到最上面,小孩子根本够不着,更别提坐上席了。
这也是时代变化的结果,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国家越来越强大了,老百姓的好日子来了。回拜年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