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

2022-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兰纳

今日复工。

在社区整整住了三个月,今天回到公司上班,还没进入工作状态。

说到复工,我的第一反应是抗拒。昨天整理上班的物品时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我为什么还要回去工作?我为什么还不辞职?

我并不喜欢我的工作。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在公司里可有可无,没有价值。

有时候在部门提出建议,明明大家都觉得不错,但雷声大,雨点小,执行无力。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新的想法在社区里能很快推行?在公司里却频频受阻?

居民归属感

今年三月,上海经历了一波疫情,小区居民在家隔离了三个月,在此期间大家互帮互助,我们在小区里推行了不少新的互助计划。

比如在大楼设立爱心超市,整个计划从构思到实施推广,只用了一个月,要不是因为疫情反复,这个计划应该能更早开始实施。

计划之所以能够一呼百应,原因是所有居民都知道自己是小区的一份子,如果计划对小区有利,那么以后自己就会直接受益,所以大家都愿意分担一部分工作,或者积极参与进来。

员工归属感

同样的想法,在公司里面就很难实现。

我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大多数同事对公司缺乏归属感,从不认为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也不觉得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捆绑在一起。

显而易见,缺乏归属感的结果就是工作积极性很低,往往是上级指派任务,员工负责完成,仅此而已。

大多数人拿多少薪水干多少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个月等着发薪水,好像付出劳动只是为了人民币。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员工归属感?能把员工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提高薪酬,增加福利有用吗?

说到提高薪酬,我们公司也推进新的薪酬激励制度,比如绩效——把员工的表现分成369等,然后再分配不同的奖励。

但是,这真的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吗?至少我们公司实施下来并没有什么效果,绩效不佳的员工还容易破罐破摔。

股权激励制

对于员工来说,工作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努力工作的目的除了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以外,也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

说到回报,也许华为的股权激励制度是一个增强员工凝聚力的好方法,不过华为实力雄厚,能豪掷五百多亿分红,其他公司可能僧多粥少,就怕分红时分了个寂寞。

链接

关于员工归属感,知乎上有一条回答——一旦和公司建立了某种链接,你就会有归属感。(@寨裳静)

这让我想起开头说到的想法——员工体会到的自己在公司里是否有价值。

如果公司很需要我,离开我不行,那基于强烈的被需要的心理,归属感肯定会提高。反之亦然。

如果说把自身利益和公司结合很困难,那么不如先想办法和部门的利益结合。与所在的部门,身边的同事尽可能建立链接,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相信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发挥所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