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7

2018-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锦衣夜行悦公子

当我们学习艺术时,究竟在学习什么

这学期接了舞蹈学一个班的芭蕾基训伴奏,班上有个女生是真正的九头身美女,接近170的身高,身短腿长,线条匀称流畅,头身比极和谐,18、9岁的年纪,不需要任何修饰光站那都足够赏心悦目。这样天资的姑娘,在美女如云的艺术类大学,站出来也是很出挑的。但主课老师给她的评价是“脑子不开窍,可惜了这么好的条件。”

开窍在艺术学习中非常重要,作为一种十分主观的学科,艺术没有绝对的好坏和对错,充其量就是美或不够美。看这个姑娘跳舞,很明显的感觉到没有灵性,让扳腿到180°可以扳,让跳连续大跳可以跳,让转平转十几二十个也不在话下,但看下来就是在单纯的模仿,且没有模仿到精髓。

另外一个女生,一米六不到,瘦瘦的,非常娇小。做起动作来却非常流畅舒服,脚背手臂腰身好像都会说话,眼神表情都有摄人心魄的魅力,看她跳舞非常享受,真正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跟主课老师聊天,她经常不无遗憾的说,如果这个女生有前一个那样的外在条件,考北舞军艺不在话下,毕业后也是各大舞团抢着要的好苗子。

学艺术是件很残酷的事,尤其舞蹈,器乐、戏剧这样的即时表演艺术,除去需要天赋、自身刻苦努力、家庭支持、持之以恒的练习、忍受同一动作的无数次重复,还要求有很出挑的外在条件。即便这样,程度越高,越会发现自己那点天赋不过是众生之中稍冒一点点头,甚至不够天才的十万分之一。如果自身条件再差一些,基本要绝望了。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的投入到艺术学习中去,哪怕知道穷尽一生也没有什么大成就。

我从4岁学钢琴,这门艺术陪伴了我二十多年,现在自己也当了老师,非要问我为什么选这条路,除了热爱,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痴迷于艺术学习带给我的审美能力,和对周遭环境敏锐的感知力。

如果不是弹钢琴,我可能不会知道德彪西的作品是如此充满想象力和法国人优雅的浪漫。他的《月光》《阿拉伯风》《梦幻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钢琴而作》,通通没有多么炫目的技巧堆砌,大强度的情绪对比,完全依靠对音乐天马行空的解构力,描绘出了极致之美。我不会知道莫扎特的奏鸣曲如果弹的好,每个音符都晶莹剔透如宝石,组合在一起就是完美无瑕的艺术品。不会知道巴赫作为一位音乐家,创作的作品却与严肃谨慎的科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用88个琴键探索出了宇宙和谐之美,他的《十二平均律》平行拆开来看,工整的像一个完美的数学公式。不会知道拉赫玛尼诺夫、李斯特等作曲家,不断超越挑战着演奏家们对于技术的极限,他们很大程度上像那些无畏的冒险家。不会知道小小的波兰因为承载着肖邦,才在欧洲拥有了大大的天空。更不会知道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可以把对民族国家深切的热爱注入到作品中,他们在乐曲里谱写克林姆林宫的恢弘,讲述宫廷皇室的雍容华贵,他们能怜悯底层大众的痛苦,还能融入到上层贵族的奢靡中去。

如果不是学习音乐,我不会知道爵士乐非常考验乐手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对音乐风格的掌控力。不会知道看似古板的交响乐几乎可以演绎所有人类已知的情感。不会知道小型的室内管弦乐团也可以撑起整场音乐会……

如果不是学习艺术,世界在我面前是扁平的。我不会感知到那么多“美”的东西。

其实学艺术的孩子,99%一生都不会有什么成就。可艺术是上帝馈赠给人类的礼物,让人类除去体验苦难,还能窥探到各种各样的美好。艺术让人类更加丰富、感性、善良、单纯,你只需向着心目中那个关于“美”的感受追寻去,不用在乎会不会成功,哪里是终点,如何做才是最好,因为艺术提供给你无限可能性,只要坚持“你认为”,便是一种成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