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正版野史人物

明朝权臣张居正,少年时期才压一代,为官之后权压帝王

2020-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史漫今生

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能够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刚正不阿的名臣,也有玩弄权术的权臣,身在官场,少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对于官场太不现实,那么如何为官才算得上聪明,历史上有一位人物给我们立下了好榜样,他的名字叫做张居正。

张居正出生白身,父亲是一个秀才,在明代的时候,秀才在乡里有一些影响力,但是这个影响力是有限的,所以张居正的出身,和我们大多数人实际并没有什么区别,平凡出身,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父辈寄予厚望。

甚至张居正家里的老爷子,还给张居正起了个乳名,叫做白圭,白圭是什么意思呢?清楚点讲,就是白色玉石的意思,白圭的出处是《诗经·大雅·抑》,原诗句是“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那么这诗句的意思是什么呢?这诗句的意思就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但是我们言论中有毛病,那就没办法回收了。

从白圭到白圭的出处诗句,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张居正家里的老爷子,对自己的这个小曾孙子寄予厚望,同时却又饱含告诫,老爷子希望张居正能够入仕,振兴门厅,但是却也希望张居正能够明哲保身,在官场上能够过的自在,活的安稳。

从小被比作白玉的张居正,还真的没有辜负他的乳名,张居正从小就十分的聪明,聪明到什么程度呢?张居正少年时期,已经是名动荆州府了,明代的荆州府,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荆州市大小,如此看来,张居正的少年才名,已经做到在同一市里,才压一代的程度。

而名气的增长必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说更加的傲气无双,尤其张居正还是少年成名,如果不去控制张居正的这种傲气,恐怕这种傲气,早晚会毁掉张居正,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居正碰到了自己的人生第一位贵人,那么张居正的第一个贵人是谁?他的名字叫做顾璘。

顾璘同样是明代时期,一位了不得的人物,而在顾璘和张居正相逢的时候,顾璘正在湖广地区任巡抚一职,顾璘清楚张居正的才气,同时也深知在当时的明朝官场,才高气傲卓尔不群,对张居正的危害有多大,所以顾璘做出了一个让人感到不可理解的举动,顾璘故意打压张居正,嘉靖十六年,张居正参加乡试,在顾璘的操作下,张居正名落孙山。

这一次的乡试,对张居正的打击甚大,也让张居正从过往因为名气而飘飘然的状态当中醒悟过来,此后张居正潜心修学,最终在三年之后,通过乡试成就举人,然后又潜心修学七年中进士,正式开始步入仕途。

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假如当初顾璘没有去阻止张居正,那么很有可能张居正就提前进入了朝堂,而那个时候的张居正年龄正小,首先年轻当不上好的职位不说,少年成名又心高气傲的张居正,在人心诡谲的朝堂当中,很容易就会成为活靶子,如此张居正的下场恐怕并不是太美好。

而顾璘的当头一棒,却如同惊雷一般,在张居正耳边炸响,这声惊雷,也让张居正真正的提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官场的可怕之处 ,这总体来说,对于张居正而言,是一件好事。

而等到张居正二十三岁的时候,中了举人,张居正也是正式的入朝为官了,而也就是在张居正入朝为官的时候,张居正碰到了自己的第二位贵人,这位贵人就是徐阶,张居正入朝为官的第一个职位是庶吉士,是那个时期翰林院的一个职务,这个职务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皇帝起草诏书等等。

但是这些工作,刚刚进入翰林院的张居正等人,肯定不会做,所以徐阶就是当时负责教导他们的人,而当时的徐阶已经是内阁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讲,徐阶应该算得上是张居正的老师,张居正从徐阶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其中不仅仅是经邦济世的方法,还有在朝为官的准则。

受徐阶的影响,在腐朽的嘉靖二十六到嘉靖二十八年两年时间里,张居正一直潜伏着,从不横加指责批判什么,也不参与什么,面对朝廷内部的斗争,张居正采取了和自己老师徐阶一样的做法,那就是作壁上观,而等到嘉靖二十八年的时候,在内阁斗争消停一些的时候,张居正才出来给当时的明世宗上了一封奏书,这封奏书名字叫做《论时政疏》。

这份奏书中囊括了张居正自己所有的对于时局的见解和解决时弊的方案,但是最终这份奏书没有得到重视,而面对这种情况,张居正和其他臣子也不一样,如果其他忠臣看到自己的奏疏不被重视,恐怕会三番两次的申辩。

但是张居正不同,张居正一看自己不受重视,索性就从此再也不上此类奏书了,张居正将内心的抱负,压到心底,选择继续等待时机,想必这个时候。张居正内心的苦闷,还是有一些的。

但是一个人的仕途不会永远的不顺利,会做人的张居正最终还是迎来了转机,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被徐阶推荐给了当时的裕王朱载坖,担任国子监司业,而也是借助这个职务,张居正在短时间之内积累起来了大量的人脉,当时的张居正奉行自己老师的为人做事的方法,也就是“内抱不群,外欲混迹,相机而动”。

这段话翻译到现在,实际行为就是,内心坚持自己刚正不阿的正确想法,但是对外方面和其他人是同流合污的,别人送礼张居正也送礼,别人给张居正送礼,张居正也收着,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只要不违反自己的原则,所以这或许也就是后世对于张居正多有诟病的原因吧。

另外张居正在历史上,的确无比光辉,因为张居正是一个权臣,在神宗在位期间,作为一个臣子,张居正独揽大权,权压帝皇,不过张居正死后,下场也比较凄惨,自己的弟子直接被勒令辞官,张居正被抄家,甚至张居正的尸身都差点保不齐,一代名臣张居正落得一个如此下场,也是令人唏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