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问题
生活中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教育孩子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人类的繁衍生息,家族的传承,国家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传承的链条上,至关重要!从我们自身往上看:祖辈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不会有今天的我们。
作为一个妈妈,再加上我自身的成长经历,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是观念问题,不只是方法问题。
观念是认知,是从什么角度去看问题,去与孩子沟通和互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方法是别人的孩子很优秀,我也用他管理孩子的方式来管理我的孩子。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方法是死的,人得去适应它。人家用的好,咱们用却不一定也好。因为孩子不同,孩子的经历也不同;观念不是这样,以目的为导向,能达到教育目的,我可以用很多方法。灵活!
大教育家孔子就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经历和特点,用自己的方法来管理孩子。让他们长大以后能自食其力,有所建树。因此,大家在听课中,一定建立起自己的教育观念。
从大方向上看教育观念,有两个取向 :一个是看优点,一个是看缺点。
你去关注孩子的缺点,一定想去改变他、限制他、打压他,以至于产生对抗;而关注优点就会去肯定他、表扬他的点滴进步、鼓励他去尝试,孩子就会逐渐自信、自立。
一个生命来到我们身边,本身就是脆弱的,充满恐惧。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克服恐惧,建立自信和自尊的过程。
打压教育咱们能让孩子克服恐惧呢 ,怎么会让生命绽放呢?
鼓励教育虽然会让人生充满好奇和动力,但如果没有限制,孩子也会任性和胆大妄为。
能把握好两者的度,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
“听话、乖”是家长对孩子的普遍要求。咱们分析一下:什么叫听话。就是你让他干啥,他就去干啥。对吧?
你的话儿,有些时候,是你不希望被他添麻烦,有些时候,是希望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传授给他,让他少走弯路。这难道不对吗?当你的话是对的时候,当然没问题,但是当你的话不一定不对,或者是一定不对的时候,听话就会限制住孩子的手脚,停止成长!所以,为了有能力说出对的话,我们一定要学习。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遇到过问题吗?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而且还很多。比如:打架、顶嘴、偷东西、不爱学习、不想上学、赖床不起、沉溺于电视和网络,真的很气人。
现在有个词叫“熊孩子”,我们怎么面对熊孩子的问题?这五点很重要:
一、淡定,不听话的孩子,是自己有了想法。要成长就要有实践,你把它看成问题,只能说明家长太敏感了。回忆我们的成长谁都有这样的经历,不必大惊小怪。把本来一带而过的事儿,当做问题。
二、找来源,特别是思想来源。我们知道思想指导行为,明白孩子出问题时的想法和目的,在精力旺盛、顽皮的年龄上,在学着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好的,只是把握不好度,所犯的错误大多都会被理解。
三、教育孩子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与孩子关系良好;另一个是我们有能力,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这两点的主动权都掌控在家长手中,孩子是我们的互动方。换个说法就是:你的什么行为、什么想法让孩子做了这些出问题的事儿。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要学会反观自己。
四、在所有的爱中,只有对孩子的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扶养,就是要让孩子有能力,以后去面对他自己的生活、经营他自己的人生。一定给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不怕犯错。这样才有能力处理生活中,他喜欢或讨厌的诸多问题,摆摊孤独、沉迷、消极,走向阳光和成熟。
五、父母不是万能的。孩子小时候的所有问题,我们都有能力解决。随着他视野的开阔,走出家门,走进社会,好多我们帮不上他。许多父母被长辈的尊严驾驭着,撑的自己很累,实在没有必要。我们是和孩子一样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用非得在孩子面前装神。坦荡和平实,会让我们生活在轻松里,平等的参与彼此的生活,不用长辈的身份压人。
今天,就遇到了孩子的问题怎么办,这个话题就说这么多。回过头来我们总结一下:1.淡定、坦然,不过分纠结;2.找问题的来源,从根本上解决;3.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在家长手中;4.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的。5.父母不是万能的。
谢谢大家的收听,希望每个人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