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

有人管着总比没人管着强

2020-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蓬勃育儿社

妈妈收到老师的信息:明天中午11:30请准时出现在教室里,让孩子带上违纪情况处理意见书,当场宣读。

妈妈有些懵,等孩子放学了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儿?

孩子一脸的无奈:哎,别提了,生物课讲植物的生殖,我们就笑,有的同学就开始起哄,课堂纪律就乱了,老师就火了,就给我们好多人发了违纪卡。

妈妈又问:那你愿意当众宣读吗?

儿子回答很干脆:当然不愿意,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儿。

妈妈也觉得,这种方式有些过分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原创插画

一个初中生,如果当众做个自我批评还能伤了自尊心,那只能说孩子的自尊心太脆弱了。

我估计这个妈妈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要亲自到学校一趟,而且还要站在教室里听自己的宝贝儿子做检讨,不仅麻烦,还丢面子。

换作是我,估计也会不开心,孩子就犯这么点错,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而且咱实话实说,这才初一,这么点错就叫家长,以后怎么办?把父母都叫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都去?

牢骚归牢骚,孩子犯了错还是得教育。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麻烦的一件事不是考大学,而是要学会遵守这个世界的各种规则。

从怎么吃喝拉撒睡,到见了谁怎么叫、怎么说,再到如何遵守课堂纪律、公共规则,反正任何的群体都有规章、制度,比我们年龄大或者职级高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需要你去适应,比如,每个老师的教育方式就不一样,这个老师可能就是喜欢叫家长,而有的老师则喜欢直接教育孩子。

之所以说遵守这些规则难,是因为这些规则都违背我们的本性,都是用来捆绑我们生而自由的身体和灵魂的枷锁,我们怎么可能乖乖就范呢?

你让一个娃娃去马桶撒尿,他会愿意吗?不会,因为去马桶撒尿比想起来就撒、想在哪里撒就在哪里撒麻烦,还得先憋着,费劲。

一帮十几岁的孩子,男男女女坐在一个教室里,听着植物的生殖课,又正逢青春懵懂,笑笑不是很正常吗?可正常归正常,有些正常是课堂纪律不能允许的,是年轻的女老师不能允许的。

于是,违纪卡就发下去了,因为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这话反过来说也对,惩罚是为了让违纪者记住教训,下次不要再犯。

既然是为了惩戒,那惩罚会带给被惩罚者什么呢?一定是糟糕的体验,一定是被惩罚者不会自动选择的体验,比如罚款,比如挨揍,比如坐牢,比如写检查当众宣读。

所以,这个妈妈你首先要明白,惩罚不是请客送礼,不是让你舒服的,就是让你难受的。你越难受,下次再犯的几率就越小。

还有,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惩罚作为后盾,任何的规则都将沦为摆设。更关键的,没有了规则就没有了秩序,而没有秩序的“世界”是最恐怖的。

一个家庭是这样,父母如果没有惩罚的能力,那孩子就会骄横跋扈,就会无法无天。一个班级、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惩罚的能力,那这个班集体就会乱成一锅粥,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最后受伤害将是所有的学生。

总之吧,有人管着比没人管着强。一群人聚在一块,如果没个规则,没个秩序,那就会发生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所说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在有人管这个基础上,如果再能碰上一个好的管理者,那就是莫大的幸运了。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咨询本期课程详细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