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晋祠难老

2018-09-04  本文已影响67人  壹浪山人

    我一下火车便直奔晋祠,到晋祠时朝阳正好,洒在晋祠背后的悬瓮山上,山间树木的轮廓格外明朗,令人感觉特别赏心悦目。以这样愉悦的方式开启我的行走,想想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对于晋祠的认识,源于幼时的一篇课文,里面着重介绍晋祠的环境和建筑,鲜有对于晋祠历史的追溯。在公交车上闲的无事,我把幼时的那篇课文又找出来读了一遍,才知道这文章的作者原来是那个“把栏杆拍遍”的梁衡,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梁衡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写文化散文的,尤其是写辛弃疾的那一篇《把栏杆拍遍》,更是让我感觉他像侠客一样存在,却不曾想到还有这样秀美的文笔。当然了,晋祠究竟是不是如他写的这般美好,我还是要亲身体味一番才能断定。

    穿过晋祠公园才到达真正意义上的晋祠,门口很多土导游围着我希望她们能够带着我了解晋祠的前世今生,还放言里面的古建筑颇多,若是没有她们的介绍,大概是我看不懂的。我笑颜婉拒,行走是一种自我感知的过程,有太多固定套路的介入也许可以走不少捷径,但终究缺少了发自内心去体会的过程,最终失去了行走最基础的价值。

    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所以初名“叔虞祠”,只是因唐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由于国境内有晋水流经,便把国号由唐改晋,故而晋祠也称“晋王祠”,现在称晋祠不过是因为建国后有国家领导人到晋祠游玩,觉得中国已经没有王侯将相之分,便将“王”字去掉,改称晋祠。关于晋祠最早的文献记录,始见于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这里所说的“叔虞祠”便是晋祠。从北魏前始建,历朝历代对于晋祠都有修建和扩建,我们能够看到如今晋祠的面貌,全赖历代的保护。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古人要比我们明白得多,也要比我们做的好得多。如今我们看到的晋祠以水镜台、对越牌坊、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等为中轴线的主建筑群,都是北宋天圣年间次第修建告成的,它不仅奠定了圣母殿作为主体的建筑结构,也使得叔虞祠的整体地位发生了变化。圣母殿供奉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关于邑姜,《左传》中有载:“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予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繁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同时《礼记》中也载有她怀成王时的故事,曰:“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由此可见,邑姜是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也难怪后人要给予她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变换了晋祠最原始的建设目的。

晋祠难老

    我过迎仙桥达金人台,金人台上四方的铁像早已残缺不全,由于身处室外,日晒雨淋不可避免,只是千百年来岿然不动,倒也是敬佩他们的精神,当然其中有斑驳了历史的,也有被今人摩挲所致的。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争相在这些古老建筑面前快乐地合影,我突然觉得门口土导游对我说的话很是在理,他们大概是读不懂这些古建筑背后所隐藏的东西的,为的只是留影已宣告本人到此一游而已。下金人台乃对越坊,后面紧跟献殿,我查过一些资料,对越坊乃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建,“对越”意为报答宣扬明神英德,虽是后建,但是由于题匾文意本身贴切以及建筑和原先的浑然天成,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毫无违和感!

    晋祠本就是作祭祀之用,从最初供奉纪念唐叔虞,到之后再供奉邑姜,虽然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但它基本的功能却是保留的。穿过对越坊,我便看到了用于安放祭祀礼品之用的献殿,献殿于金在定八年创建,经明万历二十二年修葺,后几经修缮,据说是国内唯一。我在空无一物的献殿里张望了许久,建筑并不具有太大的特点,却给我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似乎每一根椽梁之上都刻写着礼仪,让人不敢造次。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也看过不少古建筑,但是很少有古建筑带给我这样的压迫感。也许是历史赋予的厚重,也许是千百年来它一直秉持着它最初的祭祀功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我越发恋上那些古建筑了,它们从来不会逼迫你去刻意了解他们,但是只要你肯倾听,它们会把它们所经历的所有风霜向你娓娓道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它们比史书更加生动,也比史书更加客观,它们从不做假,眼里也揉不得沙子。它们静静的伫立了千百年,早已经看淡了沧海桑田,世情冷暖,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让我们在它们面前显得特别渺小。

    我在献殿的时候目光已经远远地被圣母殿吸引过去了。这座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的古老建筑,以它特有的斑驳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气息,无论是殿前的廊柱还是悬挂的一块块匾额,亦或是斗拱,圣母殿的每一个细节都看着十分陈旧,旧到我走在围廊之上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我就把某个地方踩碎了或者摸坏了,更害怕不注意而打开了时光隧道,把我送往那未知世界的另外一边去了。我更不敢高声语,置于这样肃穆的环境中,我内心深处有一种特别的敬畏感,唯恐惊到其中的神灵,尤其是初升的阳光洒下来,在那斑驳支离的建筑上,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圣,一种别样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大概是出于保护的目的,圣母殿大殿未对外开放,我很遗憾的没有近距离看到殿内号称“晋祠三绝”之一的宋代彩塑侍女像,隔着围栏,借助昏暗的光线,我隐约扫了一眼,虽然非常不清楚,但是总算是弥补了一点遗憾,我不知道等我有机会再去的时候是否能够近距离看到这些魁宝,如果可能,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在圣母殿前站了许久,呆呆的望着这座陈旧不堪却满是故事的古殿,它面前和它一同建成一同经历风霜的鱼沼飞梁,侧面居北的是周代古柏,向南不远,便是难老古泉,这所有的一切都与圣母殿交相辉映,风风雨雨几千年,屹立在那里的在已经不是简单的建筑了,它所肩负的东西很多我们读不懂,也感知不了。我能做的就只是静静的注视着它,以我有限的知识储备和诚心跟它去交流,聆听它讲述给我的所有过往,能有这样的一个经历,我已经很是满足了!

    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与圣母殿同建于北宋,我生于水乡,见过很多古桥,唯独是没有看到过鱼沼飞梁这般的构造,难怪梁思成先生曾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关于此桥名称,有记载曰:“古人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多鱼,故曰:‘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这是一个巧夺天工的建筑,建造者的思维让人无限感慨和崇拜。曾经我惊叹于绍兴宋代古桥八字桥构造的完美,不曾想在这晋中大地,还能有这样的一座别致的古桥与八字桥遥相呼应,一南一北,尽显古人之智慧。

    古桥和圣母殿南首不远便是难老泉,这一泓泉水的名字一听就让人感觉清风拂面,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相较而言,难老泉三字就显得年轻了。泉眼之上筑有凉亭保护,泉水似烧开了一般向外喷涌,发出的巨大声响萦绕在凉亭的每一根椽梁之上,久久不会散去。难老泉向东不远有水潭叫“不系舟”,潭水自难老泉流出,南北被一道“中流砥柱”隔开,南有三眼,北有七眼,关于此,坊间也流传着一个传说。古时不系舟所在之处位于南北两渠的农民,由于地主、土豪的挑拨,经常为争水互斗。天越旱,斗得越厉害。后来官府设下毒计,在潭边支一口滚沸的油锅,在锅里放十枚铜钱,说:哪方有人能当众从锅里取出几枚铜钱,以后就分几分水量,判定之后,永免争执。这时候,从北渠的人群里,走出了一个青年,他勇敢地伸手从油锅里取出了七枚铜钱,北渠的农民就永远得七分水量。可是那青年受烫伤过重,当场死去了!北渠的群众为了纪念这位青年,把他的尸骨埋在“中流砥柱”下面。同时为了分水,在砥柱东面筑了一道石堤,在堤腰凿了十孔圆洞,南三北七。在东堤又筑了一道人字堰,作为南北两渠的分水岭,以免出堤后水流混合。我们的坊间总是流传着这样那样的传说故事,故事之中往往蕴含了人民群众别样的心声,就如同这“不系舟”的传说,反映出的更多的是百姓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他们其实不想因为身外之物起任何争执,若能世代友好相处,他们口耳相传这样的凄美故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在晋祠里面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在圣母殿前更是停了又停看了又看,我确实被它震撼到了,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次看到这样古老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它的美用一种无法言说的方式表达出来,直达我的内心深处。我想,若有机会我能再去,我一定要静静的坐在那里,与那些古建筑来一次促膝长谈,听更多它们所经历的故事,思考关于更多他们所经历的东西之后留下的疑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