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历来解释多多,众说纷纭。这六个字看起来都很简单易懂,但合起来理解却不简单,就像老子说的道一样:道可道,非常道。“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是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如下:“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那这一章的意思是: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很伟大,大到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而正因为它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所以能为大。如果它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那么这样的道也就越来越久越显得细微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一直秉持且保全它们: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为天下先。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毅坚强;有了节俭,所以能广富大有;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主宰。现在如果丢弃了慈爱而一味追求刚强勇武;丢弃了节俭而一味追求广大财富;舍弃退让而一味追求争先,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老天要救助谁,就是用慈爱来保护他。
由上可知,老子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 主要意思在于礼让,在于不争先,是谦让美德的体现。这与老子说的另两句话——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意思接近。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打个比喻,就像今天单位年终评先进时,大家互相谦让一番,如果大家都能谦让,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会把最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先进评出来,让人心服口服。因此,当你有为天下人先的素质与才能,而有谦虚退让之美德,不敢为天下先,反而能成为天下人拥戴推选的首长,如古人所称的天子。这意思就象老子说的另一句话:夫唯不争,是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尧舜时代的禅让制度,自上而下,天下人都崇尚谦让美德,民风淳朴,社会和谐,这是让孔夫子非常向往与推崇的美好社会形态,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就在于此。而纵观今日之世界,到处纷争不断,无数人都在争为天下先,争天下第一,争土地,争财富,争房产,争权力,争名誉,等等,到处是争,无时不在争来争去,所以,人类要不争,真正获得和平世界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虽然大道至简,而行之不易。
总而言之,用两个字来概括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是“不争”,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让”,那老子的三宝就可以简化为:慈、俭、让。这与孔子的五德:温、良、恭、俭、让,其核心本质是一致的,都是讲做人的道理,做人应该拥有的至善的美德。而老子三宝与孔子五德,如果再进一步归纳总结,追根逐底,其核心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爱,就是老子说的慈,是孔子说的仁。故而天道救人,是以慈卫之,以仁卫之。
白云山人20200410庚子年春于羊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