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慕强,女人要祛魅
你好,我是精简。
其实,人都是慕强,是不分性别的,没有人不想成为强者。慕强本身无可厚非,只是最后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争议。
男人慕强的最后结果是成为强者,女人慕强一般是想占有这种资源,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人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问题是你要有尊严的去拥有,而不是去放低自己去获得。
一、有福气的女人都知道祛魅
历史上有不少这种成功的案例。读过《傲慢和偏见》的人都知道,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建立起幸福的人生可以说就是空谈。这本书用事实证明只有物质的婚姻是一场悲剧,只有建立在一定感情和经济基础上的家庭生活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本。
伊丽莎白就是懂得祛魅,对不礼貌家财万贯的达西,态度傲慢充满偏见,最后因为达西变得彬彬有礼而放下成见,最后结了一段佳话。
在《简‘爱》中的简,从小没有父母,出身贫穷、身材矮小、长相不美,受尽舅妈一家的欺凌,在孤儿院躲过九死一生的劫难,成为一个家庭教师。
她遇见了有钱人罗彻斯特,她表现的不可不卑,说出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你为什么和我讲这些?她和你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正是她这种对财富的祛魅,对身世的祛魅,对容貌的祛魅,让她在这种完全处在一种劣势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自己做人的高贵,最后赢得罗切斯特的尊重,虽然经历一些波折最后还是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绿山墙的安妮》也是一个祛魅的成功的例子,安妮也是一个领养的孩子,因为不是主人想要的男孩,这让她处境堪忧,这并没有影响安妮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并把快乐传递给了身边所有的人,如果她性格中没有祛魅的自信心,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少了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成事的男人都要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成事的人都会学会一项技能,以备将来养家。一个人没有养家的本事,是很难成家的,即使成家也会因为家庭运转不起来而困难重重。
曾国藩资质平庸,来自一个资质平平的小山村。通过七次考试才考上秀才,就是这样一个人,就是因为自己的慕强心理,立志成为一个圣人,从此遵守自己制定的圣人的准则,最终成为了一等人。
富兰克林出生在一个孩子众多的家庭,12岁就辍学了,他没有放弃看书,数钱都是从饭钱省,也要去买书看,让自己的精神更加丰裕,内心的强大而专注,不为物质负累。为了保持良好的品行,他为自己制定13条美德,并终生恪守。
在财富上,富兰克林通过学习在洞察到了财富的真相,就是通过勤劳让自己把事情做到最好,然后用智慧打开致富之路。最后成为国父级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刘邦都是慕强的人,孔子想成为周文王那样的人,最后成为一代圣人,刘邦想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人,最后成为了一代帝王。
慕强没有错,重点不要用错地方。
三、能到慕强又祛魅的人都很了不‘’起
曾国藩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处大位大权的人,自古曾有几人能善起末路?须设法使将权威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尔。
换成普通人的角度,人人都想活得漂亮,人人都想活得扬眉吐气,但不要得意忘形。男人要强才能保家护院,再强也要有平常心,一个家庭才会保持稳定和谐。
女人要学会祛魅,不被外界所迷惑,把羡慕别人的力量放在家庭管理上,培养一帮优秀的孩子,这笔财富才是真正做人底气。
写在最后: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反思之。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就会不那么焦虑了。得势时把别人当人,失势时把自己当人。心态放平和,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这些心理障碍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