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文字职场日行五百,终生不缀

知错能改成了刻意练习的天敌

2017-03-07  本文已影响26人  隔壁村的教主
image.png

刻意练习理论强调,一个人想获得进步,需要大量练习,练习过程中,需要阶段性反馈,这些反馈让你知道,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差,好的继续,差的改进,也就是“练习-反馈-改进”模式。

按照这个模式练习,人应该是不断进步的,可是有人按照这个模式实践,并没有获得明显的进步,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他们的刻意练习是假的刻意练习?

我认为问题出在“练习-反馈-改进”模式中的反馈环节。

刻意练习中强调有反馈,可以是导师提出反馈,可以是自我反馈,不管是来自哪里的反馈,它的目的在于暴露出练习的问题,让练习本人意识到自己犯错了,然后才进行后面的改进。

所以,在“练习-反馈-改进”的过程,是缺少了一个“知错”的环节,也就是知道自己犯错的环节,如果要补齐,则是“练习-反馈-知错-改进”四个环节。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知错”的环节。

强调“知错”,是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什么意思?翻译回白话文就是,犯了错误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润色一下就是,一个人犯了错误能改正,对那个人的成长来说,就是最好的事情。

为什么知错能改就是一个人最好的事情?因为知错能改太难做到了,一旦做到,成长的速度、进步的速度是飞快的,成长才是最值得投资的事情,这当然是最好的事情。

正是因为太难做到知错能改,所以在刻意练习过程中, 很多人无法通过“练习-反馈-知错-改进”模式获得长足的进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知错能改就那么难呢?

原因在于,“知错不改”是人的天性。人类“知错不改”,是因为“知错”的伤害程度还不足以引起一个人去改变。

比如,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身上犯的错,会反复出现在下一个男人的身上,不是因为女人相信爱情,而是男人给她带来的伤害,还不足以让她改变。

在刻意练习所犯的错误,没有严重到让你去改变,所以就没有所谓的改进了,即“练习-反馈-知错-改进”就没有被严格执行,没有改进,进步不明显,就很合情合理了,因为改进才是进步的关键。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才能让犯错的伤害足以引起改变呢?

答案很简单,让所犯的错误“变本加厉”,即让错误变得严重。具体来说,有两点:

第一,找到一位严师。

刻意练习通过导师给予反馈,不同的导师给的反馈也不一样,软趴趴的导师给出的反馈也是软趴趴的,不足以让你认识到犯错的严重性。

所谓严师就是严厉的导师,给出的反馈是严厉的,体现在语气、语言、练习强度上,他会把你犯的错误放大,让你自尊心受损,让你意识到你真的错了,而且还错的很严重,不改变的话,分分钟要你命。

也许你会觉得我找导师是要提升的,不是买罪受的,为什么一个和蔼可亲的导师不如一个严厉的导师?这个我不和你争论,有句话叫“严师出高徒”,这个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成功经验,只是现代教育出现了“伪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提倡严师教育罢了。

第二,做最坏打算。

做最坏的打算,是把错误往最严重的方面想。比如练习写作时,导师指出你的错误,你的文章文气不足。你要把文气不足这个缺点往最严重的方面想。

文气不足的“一级严重”就是导致阅读不连贯,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二级严重”就是不能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三级严重”就是没有自己自己风格,就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啊,这不是一个刻意练习者所能接受的。

只有把错误往最坏的方面去想,你才会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你才不得不去改变,正所谓“不见棺材不流泪”,说的就是这般。

总之,希望通过刻意练习而获得精进的人,不能不面对“知错能改”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天敌,不把它消灭,人生无法精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