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 走向深度学习》读书体会
《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陈静静博士在2000多节课的观察与课例研究基础上对学习共同体这一问题的深度解读。学习共同体最早是由日本的佐藤学先生提出的。在日本进行了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验已经在很多学校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被称为是教育“静悄悄的革命”。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最有体会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学生在学习中不进行深入思考的原因
在教学中常常会觉得学生的学习问题停留在表面,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完成作业,记得去年我对学生说“学习不是只做好作业就好了”时,一位平时很认真的学生说“难道不是吗?”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肯钻研难题,遇到问题马上就问或者直接放弃,这其实都是书中所提到的“浅表学习”。而造成浅表学习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的梯子太到位了,导致学生不用深度思考,只需等待答案就好。
二、教师要做课堂的倾听者
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成为思维上的“懒汉”,教师需要改变身份,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从一个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倾听者,将课堂这个舞台交给学生。这样你会发现每个孩子在学习上都会有自己的观点,而这些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上是不会出现的。课堂上的倾听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尤其是那些在老师眼里并不优秀的孩子的表现大大地出乎我们的意料;当然倾听也会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知道孩子们的困难与困惑,为我们更好地设计学习内容提供帮助,
三、课堂上设计高阶思维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自发的自主性的内在学习动机,应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为止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而要想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设计引发思考的学习的问题是关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设计在能够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点上,这样学生会在两难之间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寻求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课堂学习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