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产品之光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正版与版权

2015-05-16  本文已影响21917人  刘英滕

好友镇雷最近发表了文章《软件明明有破解的,为什么还要买正版?》,沿着这个话题,我想讲讲正版的「版」包含些什么?除软件外还有哪些方面的版权容易被我们忽视?顺便试试移动端应用写作。

软件/应用程式

软件正版买的其实是授权 (License),无论软件免费与否,你都会获得开发者给你的授权。

一般我们讲的盗版指的是没有授权,而不是下载途径的合法与否。举个例子,我购买了某个软件的一年个人商业使用授权,在一年内我就可以将它用作商业用途了,但跟我是否在官方途径下载它没有关系,从朋友的电脑拷贝过来也 OK。

但值得注意的是,免费软件也是有授权的。多数软件要求需要注册账号登录使用,即便它们不需要付费。别以为你在什么 PP助手下载 App Store 里面的免费应用就不违法,苹果根本没有授权这垃圾玩意儿从任何途径提供软件下载。

字体

作为设计师,我需要把字体放到第二位来讲,人们对字体侵权的意识似乎更弱。字体需要区分清楚的是商业使用和个人使用,Windows 和 OS X 内置这么多字体,你当然可以在个人途径下任意使用它们,但并非全部都是随意商业使用的。

很多人随意下载字体来使用,其实很多个人使用的字体授权费并不高。中文方面拿方正来举例子,方正字库官方网站上就提供了字体授权付费,大部分字体的个人授权就几块钱,商业授权的价格、授权使用范围也列得很清楚。而西文字体,如果你是设计师或开发者,现在 Adobe Creative Cloud 整合的 TypeKit 非常方便,同类的还有 Google Fonts;一些优秀的字体则往往会发布在 MyFonts 上,如果嫌太贵了,跟设计师发封邮件表明诚心说不定能给到优惠。

电子书/文章

由于最近微信公众平台严惩无授权转载文章,相信人们对文章转载的意识有所增强,但电子书依然不乐观。最常见的就是 PDF 电子书。倒不是人们都不知道电子书违法,一方面电子书获取成本低、阅读确实很方便,一方面 Kindle 国内不普及,而授权电子书发布的也少。

我相信时间可以解决电子书的问题,但盗版就是盗版啊(认真脸)。

电影/视频

去年奥斯卡提名的影片有几部国内现在还没引进版权,如果有朋友在国内生活,他说我都看过了,多数就是下载的盗版。

电影比前几年的状况进步了很多,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优酷、爱奇艺、乐视等)一般都会引进,在网上搜索能在线看的片子,按价格付费或者买个会员就好了。上映速度确实是跟不上影院的,有些国内会禁的(比如《五十度灰》)也等不到,实在想看怎么办?翻墙到 Youtube、Google Play、iTunes Store、Netflix去。你说中文字幕?(摊手)

另外,YouTube 搬运工(把 YouTube 视频未经授权扒下来发布到国内视频网站)在版权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音乐

国内对音乐版权的重视程度在近几年也有进步,国内的音乐一般都有授权在国内主流的音乐流媒体平台(网易云音乐、QQ音乐、虾米音乐等)上。但国外音乐依然不乐观,这些平台对国外音乐的来源是含糊其辞的。如果你的口味很多,确实比较麻烦,否则 iTunes Store、Spotify、SloudCloud 以及最近上线的 Tidal 都是一些解决方案。

拿自己来举例,口味是日本跟港台流行,那我就得申请日港台的 iTunes 账号、买 Gift Card 才能付费下载不同地区的音乐(因为往往不支持外地的信用卡支付),再麻烦点的方法就是从 CD 转过去。如果口味是欧美,或许一个 Spotify 账号就解决了。


免费的东西其实才是最贵的,这应该跟排队、搭扶梯左行右立、地铁上不能吃东西一样自然(更何况说盗版完全违法)。如果你说这样活着多累啊,我当然尊重你使用盗版的权力,but please don't feel good. This is why we don't have nice things.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