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习‖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2022-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六根弦的流年



在《古文观止》中,一共收录了欧阳修的十三篇文章,同上篇《释祕演诗集序》一样,顾名思义,今天分享的这篇也是序文,给一个叫梅圣俞的人作序。梅圣俞是谁?作者的好朋友,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圣俞为其字。

既然是给梅尧臣的诗集作序,那我们还是先欣赏他的几首诗词吧:

其诗一《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其诗二《古意》——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其诗三《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其词一《苏幕遮·草》——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通过这几首诗词,我们大概也可以感知到,梅尧臣的诗歌力求平淡,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民间疾苦。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文章的内容。

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创作观——诗穷而后工,文中这样说道: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自古以来,多数文人墨客都历经坎坷,命途多舛,虽有大抱负大学问却难以施展出来,经常是穷困潦倒的。这个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让人比较认同。回想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长廊里,那一首首如明星般耀眼的诗词,很多都是诗人在愤懑不平、凝聚心血之后产生的。举个例子,比如苏轼,他仕途不顺,一生颠沛流离,可谓常常身处逆境之中,但正因如此,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他,反倒催生出许多脍炙人口之作。

像这些文人士子,怀才不遇,被排挤,被贬谪,于是大多乐意放浪形骸于山水间,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行看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或“月下菱舟一曲歌”,悄然间触景生情,不经意想到自身,便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总是那么顺顺利利,他真的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吗?我想也会有的,但应该比较少。

所以,我是非常认同“诗穷而后工”这个论断的!

阐述完这个观点后,接下来第二段作者开始介绍梅尧臣的情况。

简单归纳一下吧:

梅尧臣因为祖上有德,因而得以继任一个小官,虽然多次被推荐去应考进士,但是总受到压制,因此像猛龙受困于浅池一样受困于区区小地方有十多年。时光流逝,年过半百,仍然没有得到重用,依旧一事无成。

梅尧臣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了得,主要乐于写诗也擅于写诗。可惜千里马有了,伯乐却没有出现或者眼瞎了心瞎了。比如宋仁宗时候的宰相王文康,见了梅尧臣的作品之后大为感叹:哇塞,已经两百年没有这样的好作品了!虽然这样说,可是梅尧臣最终也没有被举荐,抑郁不得志,自然笔下多失意。

总之,梅尧臣是有才华的,但他很“穷”,让作者感慨唏嘘不已。

最后一段写到,梅尧臣的诗很多,但跟释祕演一样却不收集保存。后来是他妻子的侄子因为担心会丢失,所以才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里的作品收集起来,编为十卷,送给作者,而作者则用一个“嗜”字形容对好友诗作的喜爱程度。

再后来,梅尧臣去世了之后,作者将其一千多篇的遗稿,连同过去收藏着的筛选出最精华的作品,然后编成卷册。

在这篇序文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一方面无不透露出对友人才华的倾慕,另一方面又感叹友人的人生不顺,虽然后来在自己的举荐下友人也得以崭露头角,但未免也太晚了些了。

对于有才华的人而言,不能施展其身手而多处于落魄状态,自然内心郁闷无比,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逆境中成长,反倒催生出许多可圈可点的作品,这就是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就是所谓的有得有失、得失难以兼得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