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晨读感悟】不要脸的学经济学吧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所以怎么说经济学是个好东西呢。
今天的知识点是:损失厌恶心理,聚光灯效应和替代性报酬。
我将简单说一下然后扯出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点。
今天没有小说,小故事估计有个。
先说让人举步维艰的“损失厌恶心理”。
因为害怕失去导致的不敢轻易尝试或放弃,目的是保护自己,然而不自觉的这样做是十分不明智的。如何明智的做出抉择?(可以通过链接自行对号入座)
第二点,“聚光灯效应”
太过关注别人的想法,导致胡思乱想最终乱套。永远记住: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的行为能影响别人的心理。
第三点,“替代性报酬”
人人知道健康饮食,但真正做到的没几个。
人人知道开卷有益,但真正读书的没几个。
人人知道运动有益身心健康,但迈开腿的没几个。
道理我都懂,但我没办法啊。
我们会逃避行动,自己局限在短期利益里,“毒鸡汤”的火爆,不就是现代人心理的写照。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替代性报酬”,当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冲突时,如果我选择长期利益的同时可以得到替代短期利益的报酬呢?
大众公司的“乐趣理论”:让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好习惯,还有助于我们有效影响他人。
所以,有趣很重要。
这也是干货归干货,但能真正让人把内容记下来的还是故事。一个有趣的形式,让人轻松愉悦的同时接受到内涵。
这也是我趣味中医药实验室开办的初衷。
此处原本有小故事,但想想还是不要说那么多,有这个闲心不如推动一下实验流程。
所以,强势扣题。
经济学跟其他社会学科研究的对象一样,出来的客观规律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我们就容易这样做,容易这样看到的,是基于统计学的客观规律。
我们学习社会学科,不是说能学到什么套路,而是,在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之后,可以通过理性选择自己的作法。
道理我都懂,我不一定做,而我明白我做这个不做那个是基于什么社会科学原理,而不是不知所以的就掉坑里了。
我可以不那么对,很明智的不那么对~
这是我学习社会科学的初衷,心理学如此,社会学也是如此。(多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