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之二十
2021-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慧言悟语
《述而篇第七》

【原文】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并且勤奋敏捷去探求的人。”
【解读】孔子把对知识的掌握大致分成“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种类型。他坦承自己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而是靠着勤奋聪慧从古代典籍中获得知识,显而易见他属于“学而知之者”。
一方面这是圣人自谦,另一方面是为了勉励大家勤奋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孔子知识如此渊博,他尚且说自己“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可见他自谦的美德,同时也说明“生而知之”的人不存在。
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除了后天勤奋刻苦,别无他法;人的智慧来自自我输入,好古敏求,而不依赖别人;敏而好学,废寝忘食才能成就大学问。在求学方面,任何人都不能自恃聪明而松懈懒惰,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知识更新飞速的今天,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够在专业领域站稳、站好,从而获得专业尊严与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