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日更

【5/30】简报、推广软文撰写没思路?23年经验资深撰稿人告诉你

2018-12-05  本文已影响11人  朱異

机缘巧合,本是前往四川大学学习档案学管理工作,适逢四川省档案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高勇日程契合,前来给我们讲解了一课档案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高勇老师是《中国档案报》特约通讯员,在两报一刊上发表过论文、文章、信息百余篇。他近无保留地为我们介绍了他从业23年的撰稿经验,层次之高、内容之多、方法之细,甚至还拖了一会儿堂,但所讲内容句句干货,令人惊艳。

以下是梳理整合,各宣传理论底层逻辑相似,互通有无。为保理论内容平易近人接地气,我会配合具体工作场景作适量注解。

一、树立职业敏感,善做“有心人”

(一)树立新闻敏感:要找准聚焦点,要有眼光。

注:从业内网站、杂志找聚焦点,做汇总记录,写稿时换角度、换方式写即可。

1.首先学会比较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

注:比较同类型不同文章

2.要当有心人,随时在身边发现线索。

注:当你注意力集中在写某个主题时,你会从司空见惯的调调中中发现新思路。

1. 在精于观察中,学会精于构思。

注:角度、案例有了,接下来就是构思如何按适当逻辑构组合了。

(一)要找准新闻报道角度:取新材,立深意,变换角度,找准切入点,避热趋冷,做到标新立异

注:报道角度,是指采访到可报道的题材,选择一个“最佳”的方面来标新,把新闻写深、写活,使读者喜爱看。

举例:《中国档案报》2017年12月4日,第三版,不忘初心勇向前。

1.怎样选择最佳的报道角度?

(1)打破从正面看事物的条条框框,善于从它的各个侧面或反面去观察和描绘。

注:如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

(2)要摆脱实际部门总结工作或布置工作的束缚,摆脱以往从传统固定的文件写作模式,善于从档案人的工作或生活中找亮点。

(3)不要只看本单位或本地区的局部,而不谋全局。

注:很多本区内的“创新”,实际早有前例。要做好,大局意识不能缺。

(4)要跳出工作生活中的“轨道”,多重思想领域找“新闻”。

(二)要注重新闻时效性:瞅准新闻时机,趁热打铁。

注:紧贴热点,才能制造爆款文啊,基本操作啊同志们!

一、夯实新闻写作基本理论

(一)新闻稿件的六要素(5个W,一个H)

标志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

注:标志要素要标明新闻事实的实在性,标志要素要明确,新闻就会给人以真实感,反之则不可信。

中心要素:何事(what)、如何(how)、为何(how)

中心要素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处于中心地位,并构成新闻报道主信息的新闻要素。

(二)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

1. 新闻结构,及新闻文体的组合形式,常见的新闻结构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2)金字塔式结构

(3)菱形式结构

(4)车辐式结构

(5)并列式结构

注:其中以倒金字塔结构为主,是永不过时的一种结构。起源于二战时期。提炼价值最高的信息前置。原因:(1)当时电报价钱按字结算。(2)信号差电报常常发到一半中断。(3)记着争夺报道先机。

1. 新闻标题的组成及如何撰写一个好标题

(1)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它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是划分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和组织与美化版面。

注:你无法强迫马喝水,也无法强迫读者阅读,但你可以采用引诱方式。矫枉过正就会成为标题党

(2)新闻标题的组成

议案有主标题和辅标题组成,也是“新闻眼”。主标题也成正题,字号大、居主位,是主要事实或观点。

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引题在上,字号小,故又称肩题、眉题,作用在烘托、引导、说明、渲染;副题是置于主标题后的次要标题,作用在补充和解释。

如:配图

(3)好标题类型

总结归纳型、辩证对比型、形象比喻型、引经据典型、设问回答型、短促有力型、反话正说型

(4)如何写好标题?

勤记:做到“三多”。多看书、多留心、多观察。

善思:做到“三思”:围绕主题思考、翻看笔记思考、捕捉灵感思考。

这个小专题将持续更几日。今天是在成都学习,仍更了一部分稿子的朱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