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失动力
对于眼界和心界来讲是需要拓宽的,对于行动方法来讲是需要实践的。眼界太窄,心界太小,生活中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会把你烦倒。至于行动方法,若光是知道一大堆,不加以实际操练,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如果不加以实践,所有的理论方法都是虚无缥缈的,没有与现实结合起来,到了真正的战场,还是一无用处。
简而言之,这两个行为——一个「拓展」、一个「练习」是能够保持一个人的精气神的最好的方法。这两项行为能让自己在巩固自身已有的能力圈的同时,不断的开创和发展新领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保持人的精神不涣散、不松散,能够让人保持在学生时代最盛的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新鲜感受力。你想一下你自己的学生时代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无所畏惧?是不是经历了多次失败,都可以笑着从头再来?是不是心明眼亮、有着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不仅如此,是不是同时还可以和同伴们嬉笑成一片,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是不是对于多次刁难自己的老师仍然十分敬慕?是不是师生间那些小纠纷小闹剧在发生之后回忆起来都如此温馨,令人不自觉的微笑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5796460ae4a31a22.jpg)
凡此种种只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如果我们想要在余下的人生里依然保持着最鼎盛时期的状态,最饱满的活力,那么我们就要向这个最鼎盛时期的状态下的所做所为学习。因为如果我们放任自己的人生不管的话,按照自然的流程,一定会是抛物线式下坡的。到最后,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急转直下的速度已达到非人力可控的地步了,那个时候想再挽回也难了。
过去在学生时代,有着老师和同学不停的互相交流、指导、思辨,不停有新鲜多元的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清流输入并相互撞击。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难变得颓丧抑郁、漫无目的、只想蜗居在自己的小圈子内,除非他是一个被集体孤立的个体。到了非学生时代之后,由于大家没有了这样的相互勉励、笑闹、提携,更因为很多人没有发展出自己独有的爱好特长,人们便变得开始感到空洞、空虚,除了做做日常任务、完成例行公事外,便会觉得脑中心中都十分空无,飘渺不知归处;这无尽的虚无感攥住人们的内心,使他们想要获取更多、更多以至于最多,但是他们永远无法满足,永远无法开心。因此绝大多数人转而求其次,从最简单易得的享乐行为中来获得短暂而肤浅的快乐、暂时的自我麻痹和即时满足,以使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染上了各种各样隐而不显的上瘾行为。相比起真正显而易见的瘾症,这些瘾症藏得更深,更难被人发现,且一样难以根除,容易复发。这些瘾症包括常见的抠指甲、抠头皮成瘾,熬夜成瘾,打麻将成瘾,购物成瘾,嗨吃成瘾,呆坐着看电视,机械化地往嘴里塞某种食物,把一个干净的地方反复洗来洗去,聚会成瘾,社交成瘾,工作成瘾,运动成瘾,跟人闲聊成瘾等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ddff4b68a078a960.jpg)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瘾症的默许态度,加上生活本身的苦难性,使得这些五花八门的上瘾行为在绝大多数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并且这些瘾症就像顽疾的种子一样,见人就扎根,且难以清除干净。而这些瘾症的成因就在于人们在完成了例行任务、经历了疲惫不堪的一天之后,内心的失落和枯竭找不到良方来加以滋养,内心的迷茫空虚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填补,人就会一下子陷入无事可做、也不知该做什么的空洞中,再加上心灵此时急需得到排忧解难,因此人们往往就很容易在独自一人无事可做时,陷入各自的隐性瘾症当中。有一位作者写过一本书,将其起名为软瘾,即是指,非常规瘾症的上瘾行为。对于这个名字,我作为读者也非常赞同。这些上瘾行为从不来“硬”的,它们像温水煮青蛙那样,会把人的意志和精神一点点磨灭耗尽。
其实我们中很多人大概也知道这一点,软瘾会逐步削弱我们的生命力,削减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变得颓丧、玩世不恭,甚至变得麻木,变得行尸走肉,让我们变成混吃等死的那一种人。虽说我们各自瘾症的成因都不是一日铸就,而是经年累月的积攒结果——的确如此,这要追究起来可追溯到很多方面。因此我们大可以以此为由不去改变。但其实我们是想要改变的,谁又愿意把自己为过的人生都变成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呢?可是每当说要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都宁愿抱紧自己的旧习惯不松手,因为要实际执行起来实在是太难,我们太难去冒险做出那一小步的突破。因此我们只得将错就错,得过且过,和旧有的陋习依然拴在一起。旁观者会认为这个人多么的愚昧不可救药,而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想要与旧习真正100%切断联系,是有多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83bee8f0810effd9.jpg)
其实此时不妨效仿学生时代的模式,从各方面汲取不同的思想精华,让各种各样的真理、公式、美文等等在脑中相互碰撞,在这碰撞和相互化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偶然的“化学反应结果”会给到你意料之外的启发和帮助——这就是通过拓宽视野与活化思维疆域来“破局”了。再有呢,就是可以与学生时代的旧同学们一起相约,见面也好,玩也好,总之,尽量是敞开心扉的大笑和聊天。酣畅淋漓的大笑和聊天,本身就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更别提这是与旧时的老同学一起了。这两种方法都能够让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观察和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美妙,让你会觉得生活依然是美好的、有希望可追寻的。通过这两种“心灵撞击”的方式,也许可以让你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让你感到生活中其实有许多比你的上瘾行有意义得多的事,在等你去发掘,探索和体验。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光是知道了这些而不去亲自实践的话,还是很难能够有所突破。也许你的心智确实能够有所顿悟。但是心智与实际执行能力的不匹配,也是一种对于心智的浪费。咬牙去实践一把,你才能够在心智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发展自己的实际行动能力,并在与生活的实际较量中得到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又为你自己以后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参考和表率,使你不至于固步自封,作茧自缚。亲自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又可以提醒你,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的秘诀就是不断对自己的心智和能力进行“拓宽”和“练习”。这样让你在之后的选择中更多的倾向于选择拓宽自己的视野,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勇于探索新事物,并对自己已有的能力圈加以练习。在此过程中,你一定又会感到生活的美妙和充实,这也更加激发了你继续拓展和练习的意愿……如此往复,形成正向循环。
![](https://img.haomeiwen.com/i29170475/94c624f9bc4571e5.jpg)
为了达到理想的正向循环,首先你得思考一个问题,你的定位?你的目标?你自己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定好了大方向,之后的小选择、小行动、小思考才不会越走越偏。不然就会出现很常见的状况,比如,许多人都在纳闷:为什么我努力了这么久,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我忙活了这么久,就像什么也没做成一样?为什么我还是一门心思地想去打麻将,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不能激发我的热情?因为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所以你做的任何事情和选择,依然会让你感到自己是在“瞎忙”,白忙活一场。从而生活的意义于你来说也是飘渺而模糊的。因此在「拓宽」和「练习」之前,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目标清晰、决心坚定」。这样你在之后行进的路上才不会迟疑犹豫,不会左右为难,不会优柔寡断,不会做许多无用功,不会轻易受外物所诱惑,不会内耗自己。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个静谧安详的画面:在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坚定清晰的目标化作夜海上灯塔的光 ,“拓宽”化作尖锐的船头,“练习”则成为不断旋转的螺旋桨。船稳稳的开着,船上的乘客们都踏实的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