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987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1793/6a0b7d8bea139d53.png)
二法经:本经叙述对于善法,则不满足小成而精进,常断贪欲而不止,而得等正觉。
(九八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於二法依止多住。云何為二?於诸善法未曾知足,於断未曾远离①,於善法不知足故,於诸断法未曾远离故,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终不捨离精勤方便,不捨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於劣心生欢喜②,常乐增进,昇上上道③。如是精进住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比丘!当於二法依止多住④,於诸善法不生足想;依於诸断,未曾捨离,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⑤,精勤方便,堪能修习善法不息。是故,比丘!於诸下劣生欢喜想,当修上上昇进多住⑥。如是修习不久,当得速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註解]
①於诸善法未曾知足,於断未曾远离:修行各种善法而不以為足,捨断(各种恶法)而从不放弃。
②未曾於劣心生欢喜:对生起的卑劣念头不曾有得意的心态。(kevin)
③上上道:胜妙之道。(Kevin)
④依止多住:经常安住在。(Kevin)
⑤筋连骨立:瘦骨嶙峋。(Kevin)
⑥於诸下劣生欢喜想,当修上上昇进多住:如果於各种不善的事欢喜,就得要修行提升以进步,多多努力以稳固修行。
(*这句话有矛盾,参考印顺导师之《杂阿含经论汇编》下 与庄春江居士之杂阿含同经经文,都判為漏了【勿】一字;即「於诸下劣【勿】生欢喜想」。--Kevin) (DL:这段文字经询问CBETA,他们查询高丽藏、磧砂藏、永乐北藏都和大正藏一样,没有「勿」这个字)
译文
九八七、二法经:本经叙述对于善法,则不满足小成而精进,常断贪欲而不止,而得等正觉。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对于二种法,依止而多住。那二种呢?1.对于诸善法,未曾知足。2.对于断,未曾远离(都常断欲)。由于对于诸善法不知足之故,对于诸断灭之法未曾远离之故,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终究不舍离精勤方便,不舍弃善法,如不得的而未得的话,终不休息,未曾以劣心而生欢喜。都常乐精进,升于上上之道。像如是的安住于精进之故,能够疾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比丘们!应当在于此二法依止而多住,对于诸善法,不生起满足之想。依止于诸断灭,而未曾有舍离,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都精勤方便,堪能修习善法而不息。因此之故,比丘们!对于诸下劣事,不生欢喜之想,当应修习多住于上上之升进。像如是的修习不久,当会得达速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在于现法当中,自知作证。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六第330经。 ⇒ 不是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述与「四正勤」意义相近,四正勤是(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