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儿观
暑假开始了,很多朋友都问我:“给娃报了什么培训班”。我说:“啥也没报”,“暑假”、“报班”,好像成了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们都乐此不疲。
我反正没钱,倒也没想过报班,有点人穷志短,想不通为什么要报班呢?暑假不就是放假让孩子们好好休息一下吗?这段时间待在家里,不是应该父母陪伴孩子最美好的亲子时光吗?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看书、一起运动、一起吃饭、一起旅游,多温馨快乐的时光,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花钱让别人教育自己孩子,而自己当甩手掌柜,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假如你希望自己孩子成绩好,自己首先就要很爱学习、很努力,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不好,那样会让孩子很抵触,甚至亲子关系很紧张,父母日常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请先做好自我管理。
有的家长说我很忙没时间辅导孩子,也很累没精力管娃,更没有培训机构老师专业,反正出钱为功德,自己也正好落个清闲,其实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育儿方式。孩子平时读书和家长呆在一起的时间就少,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还不如老师,一到暑假又送去学习,对孩子来说暑假只是换了一个学习的地方。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孩子内心是抵触的,只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机械的接受,强制让孩子学习给孩子报班,这其实也是家长的一种“软暴力”行为,那样学习的效率是很低下的。
有些家长把自己童年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把孩子当作和别人攀比和炫耀的工具,孩子带着父母的期望和理想学习,被迫成为学习的奴隶,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样学习是压抑的,如果学习不能跟人带来快乐,知识不能给人带来内心的愉悦,那学习的动力又何在呢?
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有身心的健康、性格的健全、思想的丰盈,既要懂得勤劳、善良、感恩、忠孝、仁义,又要懂得勤奋和努力、责任和担当。现在学校教育已在慢慢改革,小学不再公布成绩、排名,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尝试把学生体育成绩、艺术特长等按比例纳入考试分值,鼓励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很多大学也开放了自主招生,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家长们还是从未放松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
成绩固然重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他们需要在家长爱的摇篮中长大,父母的陪伴便是对孩子最大的爱,父母温暖细腻的爱犹如阳光雨露一般滋养着他们的灵魂,让他们在蓝天下快乐地成长、健康地成长、茁壮地成长,耐心地陪伴他们成长,用心浇灌他们的灵魂,温柔的滋养他们的善良,还原孩子们的暑假,还原他们的童年,还原他们的快乐,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去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