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昨天想法哲思

密码并不传奇:带你走进密码的世界

2020-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加个零

走近书架,要从密密麻麻的书籍里找到一本有吸引力的书籍,书名是关键。

用目光迅速扫描眼前的书架,最终停留在了《密码传奇》这本书上,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绝对是烧脑系列书籍,符合我阅读胃口,毫不迟疑就选了密码传奇,接下来,找个位置迫不急待的想探究里面的密码究竟为何物。

刚开始我认为密码是这样的:

后来才发现密码是这样的:

说到密码,给我一种很神秘、高智力、让人难以理解的感觉;翻开这本书之后,确实如我猜想的那样,书本里所提到的高级密码原理(其实就是高级数学原理),让我也摸不着头脑,并不是作者讲解不清楚,而是没有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做基础。

好在这本书大部分讲的都是基础密码原理,并且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还是可以看明白,这无疑是我继续读下去的信心。

现在,或许是考验我的机会来了,我用自己所组织的文字去讲解这个密码究竟为何物,希望你看了以后能够理解。

密码的定义很简单,就是错别字,我们的银行卡取款密码和QQ登录密码,其实并不是密码,是属于指令。

也就是说,他们都有自己的主体账号,直接通过输入特定的数字、不需要变换错别字,就不是密码,而是一种指令。

既然密码定义是错别字,又怎样去理解呢?

密码原理很简单,就是发送方——拦截方——接受方这个流程。

发送方想把自己表达的意思让接受方明白,发送方和接受方需要私自商量设定一个错别字互换,相当于密匙,这样就只有他们两个明白,中间的拦截方即使拦截到了,也不明白他们表达什么意思。

取个例子:

在同一个班里有两个男女同学谈恋爱,于是他们通过写信形式相互传达,可是学校是不允许学生谈恋爱,而且他们的书信在传达过程中,需要经过班主任(这是假设,就当是被班主任拦截到的书信),但是书信里的内容不能写情爱字样,什么办,如果发送方表达“我爱你”,又不能明写,于是写“有笔吗”,有代表“我”,笔代表“爱”,吗代表“你”,即使老师拦截到这封书信,也不明白他们表达什么,以为他们是相互借笔,探讨学习呢?

密码原理的大意就是这样,可以一个字代替一个字,两个字,多个字,越多越难破解,反过来,接受方脱密耗费的时间也就更长,密码的定义是明文——密匙——暗文,他们必须有密匙才能脱密。

但是,作者也并没有过深的去讲解这些密码原理,而是从密码的发展历史和各位密码天才们是如何去设置密码、破解、升级循环的流程,这个循环流程,密码战才是促使他们不断循环的动力源。

密码战,向来是人类智力最残酷、最高级的较量。而本书所讲述的,也正是密码史上最扣人心弦的一段往事……

二战前夕,随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密码机Enigma在纳粹德国的铺开使用,波兰、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顶尖智慧群体,陆续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密码战。

加密、破译,疯狂升级,天才、叛徒,粉墨登场。

一切不仅仅是机器的对抗,更是人的对抗。聪明人制造了密码,等待更聪明的人去毁灭它……

在这本书的密码战中,不得不提的三位密码编程、破解天才。

谢尔比乌斯(德国)

第一代机器密码Enigma的创始人,打造转轮密码机鼎盛王朝的“开国功臣”,荣华富贵却与他无缘……

雷耶夫斯基(波兰)

首开破译Enigma机器密码记录的“平乱先锋”,光荣却一次次地擦肩而过……

图灵(英国)

奠定机械化破译基础的“科学先知”,等待他的,却是最大的人生悲剧……

他们三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称,数学领域的奇才,因为这个密码的编程和破解,没有一定的数学理论,只能碰一鼻子灰。从这三位密码天才身上,让我明白了他们的思维交锋的具体细节,加密、破密的双方那些思维巨人的刀来剑往。

与国力无关,与阴谋无关,也没有内裤外穿的超人,完全是智慧和知识的较量。

洞悉敌人的想法,弥补自己的缺陷,其凶险猛恶、曲折微妙之处,非细读不足以领会。

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要做到知已知彼,把敌方的战略意图了解清楚,需要收集大量的情报,而这个密码,就是我们古代军事家苦苦寻找敌方的情报,接着诱敌深入,进行伏击歼灭敌军。

西方的密码就是中国古代情报的升级版,更高明一筹,即使情报被敌军拦截到,破解不了,也是无计可施。

情报不加密,并不是一件坏事,恰恰是没有加密的情报,让中国古代军事家把将计就计这个谋略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时代变迁,现代化军事战争,密码加密无疑是更加的安全,但是,再安全的密码,终有被破解的一日,如果再融合中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灵活运用,真真假假,将计就计,可以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结果……

密码学的进展和突破,常常会影响历史的进程,比如一战中德国因为密码被破译而遭到惨败,以及二战时太平洋战场上山本大将的毙命;而相应地,历史的进程,反过来也常常会影响密码学本身的发展,比如丘吉尔写书,就直接推动了Enigma的全面兴盛。

丘吉尔写书为何能推动Enigma的发展,我就简单的讲解一下。

前文已经提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那时Enigma已经在德国生产,不过并没有受到德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那时,丘吉尔还不是英国首相,平时的闲时还是比较多的,于是开始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以丘吉尔的文字功底,洋洋洒洒的挥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就这样生成了。

里面有一点提到,德国为何如此战败,主要是在一战期间,英军早已破解德军密码,英军对德军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德军一战失败,是必然的;德军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密码系统早已是德军的后花园了,于是才有Enigma达到全盛时期机遇。

谢尔比乌斯发明的Enigma也在第一、二战期间大赚一笔,从而使Enigma,闻名于世。一战中,英国人成功地破译了德国的军用密码,不仅改写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更让英国人得意非常,而丘吉尔“泄密”事件正为这种典型心理做了个形象的注脚。

中国近代史战争,情报局,中情局,特务机构,都是收集密码的化身,在战争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日抗战中,那时日本从德国买进一台Emigma机,并进行改良,成了日本署名的“紫色密码” 系统,由日本的山本大将亲自率领,是日本侵略中国运用的一个情报运转系统,谁能破译“紫色密码”,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打赢了一半战争。

国名党为了对付这个“紫色密码”系统,重金从美国聘请美国海军密码之父成立国军军机机构专门研究破解“紫色密码”系统,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经破译出日军突击珍珠港,给美军电报,美军以为是无稽之谈,不可能的事,对此不加理会,结果可想而知,可惜历史永远不会倒退。

从开始的几十万分之一、几十亿分之一、几万亿分之一概率,不断升级到没有破解的可能,可是,天才的数学家可不是一般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他们如何在一团乱麻中发现规律的,一旦你发现了这些规律,艰苦单调的工作立刻变成庖丁解牛。

刀锋所向,瓦解冰消。

破解Enigma的高人大牛们,他们的工作,从思维的角度看,就是力图由一斑而窥全豹,通过对一些具体直接的零散问题的研究,推导出解决所有这一类问题的通则。

从苹果落地推断出天体运行法则,有本事小中见大,得一端而知全局,这正是高人的不凡之处。高人与我们看见的是同样的事实,大家也都想着解决问题。

只不过我们是就事论事,而高人们解决具体事的同时,念念不忘的是两个问题:这件事的实质是什么?有没有什么规律?高人不凡,这不凡在于心。

我们都可能成为高人,只要不被表象迷惑,而是注重发现规律。

这本书告诉我们,发现规律的道路也许曲折,但掌握规律之后的生活很甜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