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要我!
过年啦——过年啦——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忙的热火朝天,只见大人们忙着熬浆糊、挂春联,聊着今年的收获,来年的愿景。
院子里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闹着,一个个小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不时用手夹零食往嘴里送,地上放着新买的玩具,小家伙们正你一言、我一语的,比谁的新衣服好看,谁的玩具更好玩,到处一片热闹、团圆的景象。
出远门的人儿也会挤着春运的东风,回到日思夜想的家里。那一年不见的孩儿,已然长高了许多,看着身上那件上个月,刚寄回来的衣服,如今穿的刚刚好,心里不禁想着宝贝长的真快啊,眼看着新买的衣又要小了!
喊着孩子的小名,让他到身边来,只见孩子怯怯的,往奶奶背后躲去,就是不愿意靠近。
这时,不论平时的电话打的有多勤,就算是每天视频,没有朝夕相处的陪伴,那些必须陪伴才能建立的亲密,是冷冰冰的电话、视频永远比不了的,也不能替代的。
孩子到底还是跟自己生分了!这个结论,瞬间让我的鼻子一酸,不禁低下头来,拭了拭眼角的泪水,咬咬牙,硬生生的把眼眶的泪水逼回去,那种不能言语的苦,只能自个往心里咽,这“酸爽”别提多扎心了!
当然,当了妈,经历过跟孩子的离别,就懂了!
相见那一幕,时常在脑海里镜头回放。
小时候,我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父母。
长大了,反过来,从父母的角度看孩子。
世上没有不疼孩子的父母,也没有不愿亲近父母的孩子。
那些不愿亲近的背后,必然有一段心酸掩藏其中,扒开表层,去看那血淋淋的伤口,至今依然不能愈合。
打开回忆的闸门,脑海不停的闪现相见、分别的场景,那些因为种种无可奈可而选择分别的父母和孩子,在中国千千万万的留守儿童中,我不过其中之一而已。
每个人要想在心理上健康成长,都需要一定的依恋对象。最普遍的依恋对象是父母,但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其他照顾孩子的亲戚长辈就可能替代父母成为依恋对象。
从我的情况来看,从小爷爷奶奶带我,也就是说我的爷爷奶奶对于我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母”,而鲜少见面的父母在心理上对我来说至多不过是个“远房亲戚”。
我想不只是我,每个人对家庭有一定的期待和想象,希望能重拾传统的父母子女关系。但我的亲子关系却不太传统,最重要的是一旦心理发展期过了,要想再建立那种儿童时代发展起来的亲密和信任感,即使不说是完全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
以下是有关留守儿童一般很可能出现的几种心理情况分析。
1. 对亲密关系恐惧
因为与父母分离,孩子内心对亲密关系会有些恐惧。对于他们而言,别离是切肤之痛,是真切、难以忘怀的体验,所以他与他人亲近时,会对分离非常敏感,有可能因为恐惧分离,干脆就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他会显得比较孤单。
尽管父母会一再鼓励他多交朋友,但因为恐惧,他很难迈出这一步。而且此种情况与父母分开时年龄越小,影响越大。
建议:孩子三岁前母亲尽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妈妈在孩子三岁前就出去打工了,您可能要更用心地去理解孩子。
2. 缺乏规则
父母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在与父母密切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孩子从父母言传身教中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规则。
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缺少了学习的机会,有可能因此孩子觉得茫然无措,显得比较退缩。
注意到孩子的这一倾向,就要多跟孩子讲一些具体的事例,把每个环节都讲到,越仔细越好,这样孩子就心中有数,遇事胆量自然会大一些。
另一种情况,孩子比较调皮捣蛋,这实际上是孩子鼓起勇气,自己跌跌撞撞地在探索,所以不要轻易责怪他,尽量与他一起分析发生过的事,从中学习。
3. 不善于表达
有一个调查说,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教授等人调查发现50%的留守孩子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父母不仅要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关心他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多问他的心情:最近开心吗?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多听他讲,不要随便打断他。
我们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就阻碍了他表达。这里特别要说一下一种现象,因为分别太久,孩子可能已经不习惯妈妈做的饭菜的口味,应孩说,孩子尽了最大努力去适应了您不在身边的生活,包括吃老人们做的饭菜。
再说,孩子处在变化比较快的年龄阶段,您一定要留心观察到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当他吃得不香、不欢,又不直接表达时,您需要去仔细琢磨琢磨原因,耐心地去询问他,尽量去适应孩子。
相聚是短暂的,转眼之间,您又要打点行装上路了,孩子又再度面临分离。在您重新离开孩子之前,我认为您可以充分做好以下四点准备,给孩子创造最佳的生活、学习条件。
1、 与孩子交流生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 拜访老师、亲朋好友;
3、 与孩子商定交流方式;
4、 千万不要内疚。
然后,我们只需要努力做到更好。
再说,很多没有经历过传统的亲子关系的人,对那种关系的想象有时候也不一定合乎实际——也就是说实际上一般人的亲子关系也未必就好到哪去,有不少亲子成年后也是互不搭理、甚至互相看不顺眼的状态。
最有效的方法是回到最根本的需求上,
问问自己?
从一个“家”里你想获得的究竟是什么?
当你想要和父母重建关系时,想通过这种手段满足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当明确了自己的需求后,你就可以创造性地寻找方法去满足他们,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家庭观念。
是不是对应了那句话: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