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上人“慧心净语”:人能缩小自己,则天安地平
每期《慈济月刊》的内容很丰富,有社论、主题报道、各地慈善、各地环保、人间有爱以及纳履足迹等栏目,文章并非出自专业记者编辑,都是由慈济志工撰写,虽然文采上稍逊一些,但每篇文字都看出师兄师姐的用心和爱,令人感动。
“慧心净语”是证严上人在台湾行脚时,与各地师兄师姐交流或开示的记录。每次读来都会触动心灵,警醒自己。在反省的同时,心底也会油然生起一种力量,促使我不敢懈怠。这一期最让我难忘的是“人能缩小自己,则天安地平”这句话,虚空法界,个人不过是一粒尘埃,有什么值得骄慢的呢。
兹将本期(2023年第一期)“慧心净语”中上人的一些开示警句摘录于此,以飨各位朋友,但愿大家能有所收获:
1、不要轻视蚂蚁或萤火虫,小蚂蚁发大愿可以爬上须弥山,萤火虫可以为人指路,但这都不是只靠单一的力量,而是需要群体的力量。
2、一群小蚂蚁同一方向,不断接力往上爬,终能到达目的地;一群萤火虫在黑夜中,可以造成一整片闪闪发光的美景。
3、筹建花莲慈济医院时,慈济人都很担心,因为不知道庞大的建院基金从何而来。当时有一位日本企业家表示要捐出2亿美金护持建院,在开会宣布这件事时,在场的委员都松了一口气,坐姿也放松了;然而我立即表示不能接受这笔巨额捐款,大家听了又开始紧张,坐挺起来,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我。“我告诉他们,如果我接受这2亿美金,大家都不用做事了,只要坐着等医院盖好。我不要这样,我想要启发人人的一念爱心,凭着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土地上盖医院。”
4、若说人生苦,其实转一个心态、换一个环境,就能过得很快乐。
5、知福就要惜福,还要再造福。
6、我们做人要做到得人敬爱,不是要做多大的事业,而是能够投入人群,与人亲近互动,大家用心付出,为苦难人拔苦。
7、期待大家也要与师父一样,不要认为自己老了要休息,要时常把精神力量提振起来,重视自己、尊重自己,不是去向别人讨尊重,而是行为举止自然而然受人尊重。
8、大家乐于付出,造福人群,回过头来其实是自己得福。假如一直贪求物欲享乐,争来的再多,甚至富甲天下,到最后双手一摊,也是空无一物,何必庸庸碌碌,斤斤计较?不要计较得失,但是要把握好因缘,为自己累积好人缘,说的话、做的事自然得人信任。
9、生命随着时间减少,所以不必把时间花在计较上。发挥生命价值,及时造福人群,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10、无法尊重生命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只会在学业成绩上争分数、争排名,养成争名、争利的习气。教育若只有传知识,老师照本宣科,教孩子死背道理,这不自然;要真正启发孩子的良能、良知,也就能运用智慧。
11、把握时间,认真做对的事、认真说对的话,带动人人走上正确的方向。
12、每一秒钟,我们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对的事,做就对了’。大家付出无所求,心无挂碍而精进往前走,不过此时也要‘算账’,盘点这一辈子已经过了多少时间,做对了多少事、做错了多少事?有错要赶快改过,或是曾经得罪人,还来得及的就要赶快当面忏悔,把人与人之间缠着的结解开,将来才不会带着恶缘而去。
13、不要计较别人,对不起我,要如何向人讨回来,因为不好的因缘要一笔勾消。既然已经觉悟、忏悔了,有怨的,一笔勾消;有恩的,时时感恩,要将我们意识里的烦恼清洗干净,将来报恩不要报仇。若总是记恨着有人对不起自己,意识中就有一颗仇怨的种子;趁着现在,要与人结好缘。
14、凡夫迷茫,才会随着欲念不断追求,使得天地环境被破坏、受污染;觉悟道理就要自我反省,人与人之间彼此辅导、回归正向,让人人心灵平静,不要随着红尘翻滚。
15、我们的心本来清净,从过去到未来,都不会消失,只是不知何时所做的事都出于自我的欲望,我执深重,缺少缩小自己的功夫;人能缩小自己,则天安地平。
16、假如心中只有争夺利益的想法,做任何事都以“我”为大,不能缩小自己,就无法走入别人的心坎里;能够缩小自己,微小到几乎看不到,才能真正让人心中有我。
17、我很感恩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也感恩各位与我同住这个时代;你们也要与我一样,时时感恩、人人感恩、处处感恩。
18、了解道理的人就懂得把握当下造福人间,意外来临时也能平静面对;身体难免有病痛,不过心理要靠自己维持健康。
19、外面的人情世故,我们听到、看到、感受到,心中要坚持正思、正念、正见,不要让自己的身体还很健康,心理却生病了,心理的病态会继而影响生理,这也很辛苦。
20、我每天都对自己说,要把握当下,分秒不空过。晚上睡前要先对自己说,万事放下,安心睡;若要用餐,端起碗来,道感恩;走路的时候,也要步步感恩,感恩自己的脚步还能踏得稳健。
21、明天会如何,我们无法预料,只能时时刻刻抱着真诚的心,把握平安的分秒,做好应该做的事。
22、只要出自真诚,发多大的心、立多大的愿,就会有多大的力。
23、有心就不怕辛苦,而且能转辛苦为幸福,这就是慈济人爱的能量。
24、看得开、放得下,保持开朗的心境,超越人间俗情的牵缠,自己能用法解脱,将烦恼的绳子剪断,身心就自由了。
25、不是人去世了叫作解脱,是我们的心脑常常囤积烦恼,或是思想方向偏差,被欲念纠缠。我们学道理就是要学会将烦恼化解、剪除的方法;要有智慧,才有办法克服烦恼,解开“烦恼索”。
26、做人有用处就有价值,我们要做有用的人;大家投入环保,保护大地也利益人间,生命很有价值。
27、不用去算还能够活多久,只要算我今天要做什么事情,一大早有一个起点,方向对准去走就对了。
28、人为什么不能低头?是因为一直回顾着过去的成就,所以不能低头。能低头缩小自己,任何事都可以解决。
——以下摘自刘济雨师兄《心灵四神汤》
人总是会老、会病,甚至还会死,届时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先不要管是“久病无孝子”,或病多久还是孝子;只要想想,希望将来孩子怎么对待我们,我们现在就应该怎么对待父母。这就是身教。能这样想,就会知道该怎么做。
“降低别人的标准,提高自己的水准”就是“待人以宽,律己以严”。我们因为宽待别人而有成人之美,别人因为我们的宽待而充满感恩。
——以下摘自何日生《一念间》
一颗备受污染、即将干涸的水滴,如何重回大海的怀抱,恢复她清澈无染本性的动人诗篇,似乎是我们活在人间最终的目的。
除非我们开始思维生命的出路不是累积知识,而是如何能重拾单纯的智慧;不是追逐拥有更多,而是知道如何能舍,舍弃自相矛盾的情感及追寻,舍弃彼此冲突的生命步调及行事作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单纯,真正过一个智慧的人生,真正体会作为人的快乐。
放弃复杂的心,放弃充满思辨慧狡之心,而宁愿选择一条单纯的路走,虽然这单纯的路更艰难,然而长远下来却更宽阔。认识这种单纯所能创造的长远益处,是需要高远智慧的。
我们说活在人间,而不说活在时间或活在空间;说明活在人间最重要的是关注人与人之间,时间及空间都是背景,都是我们修行的、借住的场地。在人与人间修行、淘洗、付出,生命才能锤炼出最纯粹恒久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