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精进第二十六招:深度交流
今天一位朋友给我反馈:“关于输入渠道的提问,你的分享让我很受启发,现在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洞见。洞见的产生,源于和人的深度链接。以前喜欢独行侠一样自己学,你的分享让我触动很大!”
深度链接的发现来自于疑惑。
曾经在一个读书群,方式有共读+写读书笔记+讨论,一年时间深度阅读七八本书,感觉收获特别大。其中有一个群友,经常说刚才跟谁请教了,某某的观点特别好等会私下请教。
我突然发现,我在群里一年很少与群友私下交流,虽然平时讨论参与的多,但有何差异呢?
几年后我进入了一个4人学习小组,我们每周线上对同一个议题深度沟通2小时,每个月线下见面聊一个下午。
到年底,很多人都说我变化特别大,我自己也能感觉到。深度交流是如何让我受益的呢
一、多元视角,破除单一思维
关于认知能力,我们当时的讨论如下:
A:认知能力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看到本质,把握规律。核心是积累元认知能力,和反思是比较像的,元认知和脑部结构有关系,表面积,灰质层厚度等,后期可以通过学习来增厚。增大表面积,增加厚度。
B:认知能力对世界事物的一个看法。重要的是独立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保持客观和理性;打破旧看法
C:认知能力:搜集,加工,存储和应用知识;事物的构成,性能,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动力
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和思考,因为每个人的信息来源和思考方式不一致。
经过讨论,看世界、思考人生的维度多元了。
二、加深理解,构建个人智慧
比如一起读《大学》,对“一以贯之”的初步理解是:
A:以内往外推,明明德、亲亲、新民为一个圈,止至善为圈的指点,拉着这个圈循环递进
B:探索值得投入的事业,坚持自我一贯原则和信念。
比如聊到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异,我是从心法和技法、全局和局部去分析,朋友从心理学去分析。
通过讨论,完成了与现实、他人的碰撞。
通过输出,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逐步建构个人智慧。
三、相互启发,完成知识拼图
我之前遇到一个职业选择问题,一直不得其解。一天早上我受到启发,想到一个很契合的点。于是兴冲冲去找朋友交流。朋友问了我不少好问题,在思考和互动中,我们两个都有了新发现,对于定位和支持,相互有启发。
最近遇到一个项目的问题,找我的智囊团请教,我梳理了聊天中的点整理出tips发给对方,他很吃惊。
在他看来,他的一些无意识的技巧通过交流被提取了出来,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块块知识的拼图。
深度交流,犹如一场思维盛宴,锻炼思维、构建智慧,最终完成知识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