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1.17
1.17(有智三摩地)伴随着分析、洞察、喜悦和纯粹的自我而成长变化。
瑜伽的最后境界——三摩地,也称三昧、入定。即沉思冥想及其变化,它能够抑止心意波动。。它分为两种,有智三摩地和无智三摩地,本节介绍第一种。
有智三摩地是建立在一定层次的专注和冥想静坐的基础上,心灵必须专注在一点上,而且必须完全被控制住,我们后面讲到的三摩地练习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整个心灵都必须完全用来练习三摩地。有智三摩地根据心灵的专注点不同而分为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分析”,分析是一种缜密思考与研究的行为,心灵专注在一个实体的东西上,由粗糙的认识到精微的认识,甚至进入它的每一个不能细分的微粒,直到这个事物的所有知识被启发和显现出来。儒家的“格物致知”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三摩地形式,在王阳明之后才真正做到这一点。而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也是处于这样的一种心意状态下的结果。分析(寻)可以进一步分为有寻三摩地和无寻三摩地。
第二种是“洞察”,也称为“内省”,“伺”,意味着对知识的分辨,心灵专注在看不见的实体上,比如白色、爱、吸引力等抽象的事物。经过“分析”的练习,在抽离了实体事物之后,你的心也能够了解抽象事物,你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和看到更多,更远的事物,直至物质的终极界限。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就是这一状态的代表,他的《时间简史》给我们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核心秘密,也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本性。洞察(伺)可以分为有伺三摩地和无伺三摩地。
第三种是“喜悦”,喜悦三摩地是我们体验到实体事物、抽象事物的本质之后,摆脱机械性的学习、研究和成就,安住于自我之中,进入精微的,不可捉摸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你准确的知道纯粹的智慧,而与感官无关,与抽象的思维无关,与实体的物质无关。在这里,只有快乐,毋须“分析”和“洞察”。这种喜悦三摩地可以进一步成为“自我觉知的三摩地”即第四种有智三摩地。
第四种是“纯粹的自我”,体验到喜悦之后,只有对自我个体的认知——“唯我感知”。佛教用“空”来表达——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究竟涅槃”。至于怎样一种感觉,《心经》也没有去说,或不可说,只是介绍了去到喜悦的彼岸之后的各种 “无”,心无挂碍。在“纯粹的自我”中,我成为一切的根源,意识融入一种无心意的,无始无终的存在状态,心灵以种子的形式存在于心里,记忆依然在最深的潜意识中。
《薄珈梵歌》是这么说的:
未清楚显现的如同显现一般,
然后又变得不清楚了。
有智三摩地进行到第四种形式,我们就认识了自己的本性或者能量。在古吠陀的哲学里,本性(Gunas,又称三德)由三种要素组成:萨埵(灵性)、罗闍(活性)、答摩(惰性)。萨埵代表一切纯粹的理想的和稳定的东西,罗闍则在行动和运动中表现,答摩则遵循阻力或惰性的原则。本性三要素趋于平衡,则实体显现;本性三要素平衡被打破,则实体变化,直到三要素再次找到平衡。
本性的三要素可以运用于实体的方方面面,包括有形和无形。比如最小的原子,它有原子核(惰性)、电子(活性)和引力(灵性);佛教的法身(惰性)、般若(活性)和解脱(灵性);人由身体(惰性)、思维(活性)和灵魂(灵性);宇宙由空间(惰性)、运动的物质(活性)和时间(灵性)组成,如此等等。本性的三要素显现在一切事物中,而始终有一种会占据主导地位,比如阳光是萨埵占主导的,火山是罗闍占主导的,石块则是答摩占主导的,如此三元素的变化就创造了我们的外部世界和我们的内部世界。比如平和喜悦是萨埵的,愤怒是罗闍的,忧郁是答摩的。
有智三摩地的练习与实体的创造是相反的过程,是向内深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外在世界的本性是未显现的,通过“分析”使实体的本性显现,然后自我就跑出来了,通过“洞察”了解了自我,也就认识了本体,心灵被发现,由心灵开始进入精致微妙的喜悦,进而发现整体的成分,终至参透天地万物的玄机,洞悉自然的进化与发展。
有智三摩地的练习和心灵层次的光明、初观、中观和圆满是相互呼应的,完全专注的心灵是修习的基础,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随着修习过程的深入,身体和灵魂的潜能被开发,修习者必有异于常人的体验,他或许能够治愈疾病、看透人心、预见未来或者操控某些自然的力量。动机纯正至关重要,如果把它当做是瑜伽修行的副产品就再好不过了,这也是一种更好层级的欲望,弃绝的难度也是很大的,一旦从修习中转向异能的贪求,就像可卡因被吸毒者利用一样,更因少有能够支持的人的存在而终至无可挽回的余地。
有智三摩地是有种子或支撑的三摩地,所以也称为有种三摩地。下一节经文将讨论更高级的三摩地,其深度将超越所有对象,并将自身与纯粹的、未分化的意识联系在一起。
——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