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西剧场《九人》:成刽子手易,成圣手难?

2017-08-07  本文已影响12人  易鹿

紧密、赤诚、向死而生——本应如此的医患关系,近年来却频频借“挥刀相向”“大闹医院”等字样见诸报端。今年九月的北京鼓楼西剧场,原创话剧《九人》将再次出手,披戴黑色幽默,聚焦死生之间,带来2017年的全新力作。

透剧情:还是《九人》一贯的清流作风,且这一次,故事发生在医院

话剧《九人》一直坚持“每年以不变的剧名、全新的故事展现对社会热点交锋的解读”。2017《九人》再次以小见大,将舞台对准一座平静小镇上的一间普通诊所。早逝的年轻病人,是意外还是误诊?突然的执法检查,是例行公事还是有意为难?纠缠的陌生男子,是职业医闹还是另有所图?绝望的死者家属,是声讨正义还是无理取闹?媒体的卷入,是寻找真相还是搅浑池水?

在这里,医生有医生医不好的心病;护士有护士护不到的私心。就连表面嬉笑的医药销售代表,也怀揣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法门。由“九人”共同搭建起的这一方诊室中,浇筑了无数矛盾、纠葛与羁绊;在这面社会的棱镜间,良心、利益与现实,都各自折射出或冷或暖的光芒来。

九人的舞台上,每个角色都有其背后的故事,象征现实生活中选择的复杂与艰难

2017年秋,话剧《九人》以其一贯的人文主义关怀,一贯的对“选择”与“良知”的深入探讨,试图将医患关系、医疗问题放到更广义的社会舞台上做“加法”,让观众在“上帝视角”下,尽可能全面了解每个利益相关方的“痛点”;再抽丝剥茧做“减法”,在讨论中逐步还原事件真相,引导观众得出自己的判断。

无须刻意留心也能发现,针对医生、护士的恶意伤害事件,在近几年里频繁见诸报端。这背后,到底是医生失德在先,还是患者无理取闹?并没有一个可以一概而论之的简单答案。见多了这种令人痛心而唏嘘的案件,医患关系反倒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时代创口。

2017年的《九人》直面近些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医患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版的话剧《九人》的野心不可谓不大。这里既无春秋笔法,亦不粉饰太平,仅凭舞台上的“九人”嬉笑怒骂间的言语交锋和黑色幽默,还原一起“每天都在上演”的医疗事故的真相。九名角色,九重维度,九个事关“生死”的答案。至于孰对孰错的判断,则要交由台下的观众来思考。

话九人:这群人有个“十年之约”,如今已行至六载

话剧《九人》剧组发源于北京大学。由一群青年戏剧人陪伴的她,至今已走过了六载长路。

2012年9月,一群爱好话剧的北大学生及校友将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改编为40分钟的话剧作品,搬上了当年北大剧星风采大赛的舞台。在接地气、中国化的创作和演绎下,这部名为《九人》的话剧最终斩获了当年“剧星”的单场冠军。

2012年,九人剧组在北大

赛后,受到感召的剧组成员希望,他们能持续以话剧形式重现那些被人们遗忘或埋没的公共讨论,随即许下了连演十年的约定。

自2014年起,《九人》走上了原创剧公演的道路。当年的剧情主线围绕九人旅行团里的一桩凶杀案展开。当众人以为自己做出了锄强扶弱的正确决定,却迎来了始料未及的剧情反转。这是一种对时代困局的反思:难道我们试图改变世界的努力,最终都是徒然的?

2015年的故事发生在一辆公交车上。“撞了人要不要救”的热点话题,以荒诞搞笑的戏中戏形式,出现在九个人的命运之中。现实一向是复杂的;然而为展现现实的复杂性做出的努力,却未必悲观,而恰是勇敢。

2016年,编剧将笔锋指向了媒体人的使命。在新媒体浪潮中朝不保夕的一家报社,在接到重大案情爆料时,究竟是为稻粱谋,还是勉力保护“为众人保护者”免于冻毙风雪,西风报众人的艰难抉择揪起了全场观众的心。

九人历年海报合集

过去五年,《九人》剧组以每年一部原创新剧的节奏,陆续在蓬蒿剧场、繁星戏剧村和西区剧场上演,收获了小剧场圈内的好口碑。不同于经典国外戏剧的引进,也非时下流行的青春爱情小戏,他们打磨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将值得关注、却被遗忘或埋藏的社会公共议题,以话剧的形式重现,再度引起人们的讨论和思考。当幕布闭合,灯光残褪,思辨的锋芒却仍留在观众的记忆中似不灭萤火。

探剧组:有老九人的传承,也有新九人的创新,不变的,是演技始终在线

2017年版的《九人》依旧由朱虹璇担任编剧,并采取双导演制。一方面沿用饱受好评的2016版《九人》导演崔颢,确保剧作在二次创作上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亦有同样经验丰富的新生代导演徐甡敏的实力加盟,为剧作带来了更加细腻的女性视角。

编导铁三角 :编剧朱虹璇(前左)导演崔颢(后中)导演徐甡敏(前右)

演员方面,2017年的《九人》剧组可谓史上最强阵容:有“老九人,新突破”也有“新九人,老戏骨”。孙逸舟、李萌、韩冬伊、刘海博,这些名字熟悉九人的观众并不陌生。在2016年的九人舞台上,他们诠释过“最受女观众欢迎”的西风报社付社长,“以假乱真到让剧院真保洁阿姨迷惑”的西风报社保洁张阿姨,“最萌最真最不忘初心”的实习生依兰,“贡献全场最佳打戏”的汪经理等角色。这一次,他们如何在新的剧本中突破自我,如何从“舍身喂虎”的西风报社故事中,转换到“何人无罪”的医患关系里,如何驾驭“黑色幽默”加持的全新剧本,想必也是老九人观众心中的一大看点。

老面孔,新角色

另一方面,包凯华、王鸿钧等从北京大学剧星舞台上走出的未名戏骨们的实力加盟,也让今年的剧作呈现,有了更加令人期待的碰撞与张力。

2012年,包凯华作为中文戏剧社的“萌新”首次站在了北大剧星风采大赛的舞台上;2016年,包凯华参演话剧《书说》,在剧星决赛的舞台上卫冕最佳男主。这四年间,他共参演了8部话剧,用他的话说,“形成了以抢戏为主要思路的男配表演理念”;这四年后,他又参演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九月悠长》《根鸟》等原创话剧。此次在《九人》中,包凯华饰演“性格直爽头脑发达内心简单的医学界‘四有’青年”,人称“方直男”的医生方宁全。在他看来,自己和方医生都有着冲动的性格;但“方医生对职业理想有很深的执着,我也一直在摸索如何在“冲动”个性之下展现出这种执着。”

“感觉也是挺无奈的,算是个狠人。”饰演职业医闹郑作义的王鸿钧这样评价自己的角色。起初,他曾觉得这个“社会哥”的形象有些简单;随着排练的推进和对剧本的理解,却发现“其实全剧的矛盾点主要就靠我了”。在王鸿钧看来,郑作义“可以说是被生活摧残成了现在这样”:一来是有着对医生的狠,二来追求钱财谋生。读本科时,王鸿钧就曾在北京市大学生文艺展演的小戏中崭露头角;后来又参演过北大剧社的《唐璜》《群盲》等作品。“第一年参加九人,心情很激动!希望我们演出一切顺利!我自己也表现得能够出彩!”他又补充道,“起码,希望有观众专门夸我。”

众星闪耀,堪称史上最强“九人”

9月6日至9月10日,《九人》2017年话剧作品将于鼓楼西剧场首演。无论是关注社会话题、探讨医患关系,还是寻求黑色幽默、希望放松心情,这部作品都值得细细把玩和品味。初秋鼓楼西,一场关于生死的荒诞戏剧,等你来看。

空间戏剧,留个空间,给戏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