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9

2018-07-19  本文已影响52人  North2002

通往品格之路

◆谦卑

◆谦卑,是一种美德。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美德。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谦卑”在英文世界被越拔越高,已经到了精英人士最值得拥有的美德中排名第一的位置。

社会科学作家梅丽莎·达尔(Melissa Dahl)在 Aeon 上的一篇文章,她也讲了“自我关怀”,但是她把“自我关怀”中的那个“朋友”,用“别人”代替。

“别人”,是个更中性的词。这么一替换,就等于说看待自己就好像看待别人一样。如果按这么理解,那“自我关怀”也许更应该叫“自我不关怀”。事实是你跟别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犯过愚蠢的错误,别人也犯过愚蠢的错误,每个人都差不多。

真正的谦卑不是故作姿态,其实是理性的思考的必然。我们专栏以前有篇文章叫《不特殊论者》,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真的理解科学知识,你会注意到地球在宇宙中、生命在自然界、人在生物界、你在人群中,都不特殊。

你当然很重要,但是别人也重要。有这样的谦卑态度,人的情绪就会特别稳定,就不会进退失据。达尔引用了一项研究,说通过回忆自己在高中时候的尴尬时刻——并且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然后一笑了之,能培养这种谦卑意识。

◆怎样才是一个好的指挥官?威林克首先想到的是“谦卑”。威林克回到本土负责整个西海岸海豹突击队的训练,他故意用超高难度的环境和任务压迫部队,一直到把所有队伍都压垮为止——其中一项重点考察就是看各个小队的指挥官怎么反应,不行的就淘汰。

威林克发现,最后被淘汰的指挥官,几乎没有人是因为军事技术或者体能不行,而都是领导力不行。其中最缺乏的一个素质,就是谦卑。

这里“谦卑”对应的英文是 humility 和 humble,并不是说对领导毕恭毕敬的意思,而是你这个人听得进去别人的话,有开放的头脑,能时刻学习。

训练任务是故意让所有队伍都失败。有谦卑素质的指挥官回来,首先把责任归于自己。是我没控制好,我输了,咱们能不能复盘一下,看看我哪个地方做的不对。然后你给他指出不足,他马上记在笔记本上。

而对比之下,傲慢自大的指挥官回来先指责别人,反正自己没错,他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他连诚实的自我评估都做不到。

那威林克是怎么自我评估的呢?这个方法我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非常值得借鉴——那就是你要以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旁观自己。

你正在做这件事,但是你能够时不时的跳出自己的身体,去观察你自己:我是不是生气了?我是不是太感情用事了?我是不是反应过度了?

这个其实就有点像咱们中国人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等于是自己给自己提供即时反馈。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这要求你在即使投入全部身心的情况下,仍然能在心里保持一个冷静的声音,给自己提个醒。我看这大概就是“谦卑”的最高境界。

◆宇宙学视角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我们谦卑一点。

泰森说,比如你观察小孩。小孩总是把身边身边一点小事儿当成天大的事儿。玩具坏了,他就哭闹。膝盖擦破一点皮,他就大喊大叫。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他们经验太少,不知道世界上有比这些大得多的事儿。

那我们作为大人,是不是也有同样幼稚的想法呢?我们是不是也会不自觉地认为世界应该绕着自己转呢?别人跟你信仰不同,你就要打击;别人跟你政治观点不一样,你就想控制。如果你有点宇宙学视角,你可能会觉得人跟人的区别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还值得珍视。

探索宇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物质好处,也可能纯粹是因为有趣。但是泰森说,探索宇宙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我们保持把眼光放远的态度。

如果你只看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你慢慢总会认为世界就应该绕着你转,你一定会变得无知和自大。愿意向外探索,实在是事关谦卑的美德。

◆自律

◆我们这个时代以自由挥洒的个性为荣。《非诚勿扰》的男女嘉宾做自我介绍的时候,经常说“我是一个吃货”。我想他们的意思是“我是一个真诚的人,真诚地面对生活,想吃就吃。”

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追求,的确是可爱的个性!但是最好别过度。喜欢美食和贪吃是两码事。有个词也许比“吃货”更能彰显个性——“自律”。

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满足感管理”。

有满足感管理意识的人,不让自己轻易满足,讲究适可而止。就算这东西再好吃,也不要吃得满足为止,最好吃到意犹未尽就停下。这么做不是为了保持体形,而是是为了让满足感的阈值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放纵满足感,就可能一次比一次不容易满足。因为他的满足感阈值越来越高,他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一个永不满足、永远都在追求各种低层次享受的人,心情怎么可能愉快呢?

◆威林克在海豹突击队服役二十年,参与过伊拉克战争,回来以后负责西海岸所有海豹突击队队员的训练,退伍以后跟人合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专门向商界传授军队的领导力和管理经验。

威林克的正常习惯是每天早上4:45起床做事。他早就退役了,但是保留了特种部队的纪律,还能连续做76个俯卧撑。威林克说早起能让他获得一种在心理上战胜了敌人的感觉。

他总觉得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敌人,一手拿着冲锋枪一手拿着手榴弹,等着跟他交锋。他已经不在军队,将来不会再上战场了,但是他总觉得有一天还会面对敌人。每天早上一睡醒,他就问自己,我现在做什么,才能为那个时刻做好准备?然后他就起来了。

威林克这个精神,感染了很多美国人。现在Twitter上就有人组成了一个“4:45起床俱乐部”(Twitter 标签是 #0445club)!

早起也是自律的体现。威林克的座右铭是“自律 = 自由”——你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非得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所谓“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免于疾病和贫困的自由,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你必须自律才行。

如果你是个特别自律的人,每天面对各种限制,有各种固定流程,你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你反而获得了一种自主的感觉。

◆坚持

◆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永不放弃,能长期坚持下来,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长期的坚持不是来自体能和意志力,而是来自乐观的精神,来自我们给自己讲的故事。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故事提供了工作和人生的意义。

给自己讲个好故事,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保持乐观的精神,这是能坚持下来的前提条件。然后你再把大目标分解为各种小任务,把每个任务都游戏化,随时奖励自己,获得掌控感,用一个个小胜利慢慢积累进步,这就是通往成功之路。

初期不计回报地投入,坚持坚持再坚持,掌握一个门槛高的技能,坚持下来突破以后就自由了。其实搞学问,试炼高级技能,就算早期无人喝彩又有什么苦的呢?胡适有句话说得好——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如果你只是出于业余兴趣做一件事,你很难坚持。其实哪怕是为了赚钱也是很难坚持。舒舒服服过日子,什么好吃就吃点,什么好玩就玩玩,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有的人不过这样的生活,非得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定制一个艰苦的生活呢?

他们工作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你要想坚持这么困难的工作,你肯定是为了我们专栏常说的那个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那些五十多岁就没有重大发现的人,并不是他们太老脑子不够用没有灵感了,而是因为他们不做了。

所以搞科研不是踢足球。巴拉巴西说,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你无法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你失去了创造力,而是你没有坚持下去。如果持之以恒,你的创造力不会辜负你。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最厉害的人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人。有人做过调查,每个领域里,基本都是10%最强的人干了这个领域80%的工作。比如学术界,大部分最重要成果是少数科学家做出来的。

有些围观群众以为,高水平工作要使“巧劲儿”,只要你干活聪明,就不用花这么长时间,对吗?错了。真正的高手就没有不聪明的。有什么工作诀窍要是好使,肯定所有人都会这么用。现在的共识是,想要成为高手,你的智商必须要达到120 ——而只要达到120,再高的智商意义就不大了,剩下的就是比谁的身体好,谁能投入更多能量,谁有足够耐力坚持下来。

◆气度

◆发展一个“系统”,这是一个气度问题。

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没有节点式的职业规划,没有具体目标,不计回报,长时间地去发展这么一个系统。

当然,首先你得有兴趣,你得能从这个系统本身获得乐趣——可是有兴趣的人太多了。每个人都对某一方面的事情感兴趣,但是要真像亚当斯这样做下来,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发展一个系统,不但需要你做“好玩”的事儿,还需要你做很多“不好玩”的事儿。“兴趣”,是个被高估了的素质。

“气度”,是个被忽略了的素质。不计较得失,心里有一件“大”事,我特别佩服有这样气度的人。

◆Passion

◆你可能会猜测这些人表现出的passion,是不是故意拿什么情怀忽悠粉丝——我认为不是这样。真正要做大事没有使命感是不行的,正所谓“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做大事总是有风险,有挫折,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支撑你,每天斤斤计较利益得失,你就坚持不下来。

所以人一定得找到的passion所在,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what makes your heart sing”——到底有什么东西,能点燃你内心的激情?

演讲也好,做事也好,一定要有热情——一种比你做的这件事本身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别人才能相信你是真的在干,才能支持你愿意跟你一起干。

◆ Something……

为了眼前这点事儿努力工作没啥意思,你得有一个更大更远的目的,你得找到一个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为了家人和孩子也可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结了婚的人工作表现更好。为了改变世界,当然好。

我喜欢戴维·布鲁克斯在《通往品格之路》这本书里给的建议。布鲁克斯说的是“使命的召唤”。他这本书里说的全是真实的英雄。这些人中有好几个是本来过的浑浑噩噩不知道该干啥,突然遇到一些事情,感受到使命的召唤,从此为之奋斗终生。比如说有一个人,目睹纺织厂女工被大火烧死,内心极为震动,从此专门为妇女权利奔波。

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使命就有这么重要。

◆独立

◆如果让我评价美国传统之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我会说是“独立的精神”。所谓“独立”,就是“善待别人,但是不期望被别人善待。”与独立精神相反的就是Entitlement:“要求被善待,甚至是特殊对待。”

独立的人会感恩。因为对别人没有过多的苛求,所以获得帮助的时候常常感恩。因为感恩,也对其他人公平,所以公平也成了一个自然的性格特点。独立的人做事情的时候知道自己不会得到太多别人的帮助,所以也很少抱怨。没有达成目标的时候会持续地努力。独立的人很少会有情绪,所以也非常理性。这些特征都是领导魅力的组成部分。

相反一个讲Entitlement的人,不会感恩,他们常常逃避或推卸责任,抱怨,对别人苛责,冷漠。做起事情来也很容易泄气。这样的人自然很少有人愿意追随。

为什么现代中国文化中缺少独立精神,而Entitlement却很普遍呢?我想主要说说价值观上的原因。中国现代价值观的核心是“爱与包容”。这种价值观非常适用于家庭,却不能使人独立。

从爱与包容,到Entitlement的逻辑演化过程大概是这样的:为了规劝人们行善,发明一个“报应”理论。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这些理论虽然有劝人行善的效果,但是改变了我们行善的动机:我们行善的目的是在上天那里攒积分, 自认为攒够了积分以后,上天就会自动让别人善待于我。我们还是在期待别人(包括上天)的“爱与包容”!甚至还有了道德优越感,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善意是理所应当的。这样就形成Entitlement。

◆参加一个比赛,你要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打一场漂亮的比赛,而不是能不能赢得比赛。你喜欢某个人,想获得对方的爱,那么他/她怎么对待你是你无法控制的,但你能控制的是你对他/她的态度,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在一场政治选举中,你无法控制哪个政党会获胜,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一票,你可以帮你支持的政党做宣传。

匹格里奇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你就没有什么敌人和对手,因为你关注的是你自己,你不会去指责任何人。

◆如果一个人的三观是以自下而上的演化思想为主,那他可能就具备很多优良品质——

他会不迷信权威,不相信什么救世主,愿意靠自己。

他不会有那么多人生的困惑,不会质疑命运不公平,不抱怨做好事怎么没有好报,更容易接受现实。

这个人还会比较谦虚,他知道好的东西都是自发演化出来的,不是什么圣人设计出来的,所以他就不会有妄想,不会幻想自己能一手遮天,搞个什么顶层设计一下子就能治理好国家。

◆勇气

◆如果巴菲特刚刚投资了一个东西,你要不要跟着投?

风险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就非要和巴菲特反着投资,他不相信巴菲特的方向。安德森说,你一定得有一个强烈的观点,然后你还得有放弃这个观点的勇气。有强烈的观点,你才能下水去做这件事。可是一旦现实告诉你这个强烈的观点是错误的,你还得能马上调整,而不是固执己见。

◆以前的人研究科学史,一提到古代科学家就是一副膜拜祖师爷的姿态。而温伯格写本《给世界的答案:发现现代科学》,也讲科学史,但是一上来就说我这本书是专门告诉你为什么古代那些所谓“科学家”都根本不行的!有这样的智识勇气,就是我佩服的英雄豪杰。

◆这个世界是鼓励冒险的。只有大胆尝试才能让社会进步,获得超越自己的成功。所以不论男女,咱们都应该学点白男思维。没有天生的胆大和胆小,只要你能提高认知水平,就能更合理应对风险。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一点勇气。就像《权力的游戏》里那段对话——

布兰:“一个人如果害怕,他还能勇敢吗?”

奈德:“人在害怕时候的勇敢,才是真的勇敢。”

◆反思

◆一个好的道歉要有三步:

1. 明确动机:不是为了赢回别人的信任,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

2. 学到东西:态度有问题就解决态度问题,能力有问题就解决能力问题。

3. 提出道歉:说明你的错误,也说明你的改变,但是把是否原谅的决定权留给对方。

一个真正的精英人物得有点中国古代君子,或者西方绅士的作风,学点反思自己的功夫。

◆责任

◆彼得森的最根本建议就是站直了别趴下!千万别在精神上垮掉。自由主义者总把你描写成受害者,但是你自己不能整天一副受害者心态,不要怨恨父母,不要报复社会。你应该——

* 承担个人责任。人生在世有些事必须你去做,而且必须做好。

* 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

* 只跟看得起你的人交朋友。

* 好好教育你的子女。

* 尊重传统。

* 你需要纪律,你需要勇气,你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

* 先把自己的事儿管好了,再去想什么“资本主义”、“政府与社会”之类的大问题。

* 谦卑,不懂的别胡乱发言。

* 早餐多吃点脂肪和蛋白质,摆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姿态,精神点……

总而言之,彼得森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什么自由,而是责任。

◆小人物是简单的,大人物是复杂的。不管我们怎么包装,“说服力”的本质,是使用各种手段让别人按照你的意志行动——是让别人听你的。说服力的能力越大,你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大。

◆西方精英很关注道德。

这里说的道德,不是别人要求我们或者我们要求别人的“社会伦理”,也就是ethic ——而是moral,是你自己的道德选择。一个人做的事只要对外界有任何影响,他就一定面临道德选择。越是精英人物就必须越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你随意的一个小错误就可能给别人带来很坏的结果!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整天在拿ethic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那是软弱的表现,是绵羊干的事儿。不管别人怎么想,专注于自己的moral,这就绝非是绵羊的事情了,这是狮子老虎的事情。

◆海豹突击队重大行动之前,负责整个海豹突击队的海军准将会召集所有分队指挥官开一个会。这个会议最大的议题就是准将要听取各分队的反馈。准将一个一个地问各个分队指挥官,指挥官们就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向上级提要求。

有的指挥官说我们跟直升机的合练还不够,请求多派几个直升机。有的指挥官说我们配发的靴子适合炎热天气,这次任务估计天气比较冷,希望能发新靴子。有的指挥官说我们在沙漠行军,士兵跟外界失去联络很难受,最好能给WiFi信号。准将一一答应了这些要求。

威林克引以为荣的一个时刻,是准将问到他这里,他的回答是:“我们很好,长官。”

他没有提任何要求。

威林克说,这个逻辑是这样的。我对我的世界,有极端的所有权。如果我的队伍有问题,我自己就会解决,我不会等到这个时候向上级抱怨。反过来说,如果哪一天我真的跟上级说,“老板,我需要这个”——那我马上就能得到我需要的,因为上级明白,凡是我提出的要求,一定是我真的需要。

威林克说,人们总爱抱怨上级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支持,其实那根本就是你自己的错误。你没有好好教育你的上级,你没有正确影响你的上级,你没有让他理解你为什么需要这个支持。自己必须负责任,这就是极端的所有权。

◆反叛

◆在美国社会学家看来,人的行为的“酷”的意思,是“积极正面的反叛”——是“对不合理的主流的一次正当的打破”。

酷,体现了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一种反抗精神。但是“酷”也有个约束,那就是必须是“正当的”。

“你还年轻,往后站”。一个有爆炸物的现场,年轻警察想进前查看,他的搭档,一位老警察,对他说了这句话。这句话似乎谈不上“违反”了什么东西,但是跟美国人说的“酷”一样,有一种英雄主义——别人没指望他这么干,他干了。

一个名人访谈中,记者问:你为什么从事喜剧行业?回答是:人们总是嘲笑我,所以我想,去他妈的,干脆收他们点儿钱!——这就是明显的反抗精神,你们都认为我不能这么干,你们都错了,我非得这么干。

◆科学,原本是反叛的产物。现在有人认为科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还有人说是基督教的产物,戴森根本不承认什么“西方科学”。

科学家在世界各地都专门反对当地文化。阿拉伯人搞科学,反叛了阿拉伯文化;日本人搞科学,反叛了日本文化;欧洲人搞科学,也在反抗“欧洲传统文化”。科学家从来都是反叛者。爱因斯坦从小在学校就不受老师待见,作为德国人也不热爱“德国文化”。科学家们唯一敬畏的,只有大自然。

所以戴森建议,如果你想培养小孩当科学家,不要对他宣传什么西方文化,你应该首先培养他的反叛精神!当然这个反叛不是说非得去反政府反社会,而是让他对现状持有一种不满的情绪。现实世界有太多的虚假、丑陋、贫困和不平等!从这个心态出发,才是最正宗的搞科学的态度。

好了,那我们可不可以这么说,你们科学家在世界各地都是谁也不服,那你们总“服”科学吧?各国的科学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就好像天主教会一样一家独大,是不是这么一个情况呢?

不是!事实上,如果真的存在什么“科学共同体”,真正的科学家就应该反叛这个共同体。

◆承诺

◆这个故事是布来恩·史蒂文森(Bryan Stevenson)在2012年的一次TED演讲里讲的。史蒂文森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权律师和社会活动家,他这次演讲非常精彩,建议找时间听一下,题目是“We need to talk about an injustice”。他讲了好几个故事,这是其中一个——

史蒂文森的外祖母有十个子女,子女们又各有孩子,整个是个很大的家族,所以史蒂文森小时候并没有多少机会跟外祖母单独相处。但是家里人都知道,外祖母是个有智慧的人。史蒂文森九岁时候的一天,外祖母叫住他,领着他离开众人,找了个小房间单独谈话。

外祖母说,布来恩你知不知道,我一直在观察你。我发现你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史蒂文森受宠若惊。

外祖母接着说,我认为你将来无论想做什么事情都能做成。可是想要达到那样的成就,你必须答应我三件事。史蒂文森有点懵,他马上说行,我答应你。

外祖母说,第一,你必须保证永远爱你的妈妈,永远照顾你的妈妈,那可是我的好女儿。

第二,你必须永远做正确的事,就算有时候正确的事很难,你也要做正确的事。

第三,你必须保证,永远都不喝酒。

史蒂文森说可以!我保证。

从此之后史蒂文森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感,觉得自己责任重大。他的确做到了对外祖母的承诺——至少做到了从来不喝酒。

长大以后,史蒂文森有一次和表兄弟们在一起聚会。表兄弟们就弄了一些啤酒,让他喝。史蒂文森执意不喝。有个表兄弟就觉得史蒂文森很奇怪,然后他恍然大悟:布莱恩,你不会还想着外祖母跟你说的话吧?他是不是说你是个非常特殊的孩子?

——他跟我们每个人都说了这个话!

听到这里,观众哄堂大笑。

但是史蒂文森接着说,我今年52岁了,我从来没喝过酒。

◆自由

◆真正学佛的人,根本就不应该“求”佛。佛学处处强调自由,自由首先得自主,连五蕴都是空的,那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外部的力量呢?你的感情想要什么东西得不到,你就通过贿赂佛祖的办法来得到这个东西,你的感情不想要什么东西,你就通过贿赂佛祖的办法让这个东西远离自己——这哪里自由了?这跟佛法完全是南辕北辙。

◆Liberal arts,不是为了训练一个能歌善舞的漂亮小孩,不是为了熏陶一个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也不是为了武装一个中年危机的忧郁大叔。

Liberal arts,是最正统的西学,其地位在工程、医学等一切应用学科之上,它原本是一种最高级的学问——

统治者的学问。

自由技艺教给我们的,是去做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去做一个工具。

所以Liberal Arts的关键词,不是“通识”,不是“素质”,不是“人文”,不是“博雅”,而恰恰就是英文和拉丁文原文中的那个词——

自由。

ry_couK��A���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