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第3选择》 11
2021-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和弦夜光杯
十行采集:
1.亚伯拉罕·林肯说:“不要诉讼……无论从金钱的浪费还是时间的浪费来说,名义上的赢家往往是真正的输家。”
2.对抗制鼓励人们考虑所谓的“输或赢”,“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然而,通往内心、个人以及整个世界的和平之路是第3选择,是“我们的方法”。
3.“很多时候,将我们联系到一起的共同价值观和技术往往是表层的欲望而不是真正的共同点。”——阿德勒。
4.协同就是取得“真正的共同点”,因此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它是一种摆脱竞争与妥协,去拥抱第3选择的心态。
5.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都有自己的原则,愤怒只会让每个人都卷入灾难,包括他们自己。
6.我们可以选择将冲突看作一种误解,本着协同和用同理心倾听的精神对待它。
7.将协同和缔造和平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是有可能的。但它需要一个巨大的模式转变。
8.当正义被理解为惩罚性正义,把主要目标放在惩罚上,这样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当人们努力去愈合、原谅以及和解时,人们需要的是恢复性的正义。——图图
9.马丁·路德·金说:“以牙还牙的老规律让人们受到了蒙蔽。现在该去做正确的事情了。”
一行精华:
我们可以选择将冲突看作一种误解,本着协同和用同理心倾听的精神对待它。
感受,启发,行动:
第3选择是超越对抗的思维模式,这就意味这它也超越了普通形式的法律诉讼。如果人们能放下“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执念,那么和解和协同就有希望了。但是我觉得这很难,孔子说要“以直报怨”,反对“以德报怨”,那么“直”和“德”之间的分野如何界定?怎样让受害者放弃报复?社会意义上的公平公正又怎么保证?我们是不是能够允许有人钻和解制度的空子?这些疑问,恐怕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第3选择四步法能解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