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我们

【爱心小岛·新人扶持】‖一起读东野圭吾《沉睡的美人鱼之家》

2020-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有梦在许都

这不是一个悬疑故事,这只是一个母亲对女儿执着甚至几近走火入魔的爱的故事。它让人惋惜,因为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落水陷入植物状态,无法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呼吸不了青草的芳香气息,闻不到花朵的迷人味道,触摸不到阳光的温度,永远沉睡着。它让人感叹,感叹母亲对女儿的,浓如酒,烈如火的爱。

先来对剧情做最简单的介绍:

薰子的女儿瑞穗因为意外溺水被医生判定为接近脑死亡,薰子和本已打算离婚的老公和昌痛彻心扉,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就在他们即将接受女儿已经死亡,决定捐献出女儿的器官,与女儿做最后道别的时候,瑞穗的手突然动了。因为女儿的这一反应,薰子终究还是无法放弃女儿能够康复的希望 。每天为女儿扎辫子,穿新衣并利用丈夫科技公司的新技术,活动女儿肌肉,锻炼女儿肢体,渴望女儿再次醒来,渐渐走火入魔,经过波折最终接受女儿死亡,捐赠女儿器官,让其他儿童代替女儿继续活下去。

贯穿全文的是母爱。

作为母亲,我的心被震撼了,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看,我总会产生一种代入感,总觉得如果自己是熏子会如何做?会不会和她一样?

想到此处的我心在跳,手在抖,这个故事狠狠地揪着。

熏子本以为女儿已经死亡,已经决定要捐赠女儿的器官,可是在女儿手指微动的那一刻,她又重燃了希望。

如果你还不是一位妈妈,相信你肯定无法理解,看到女儿生病自己的心如刀绞,听到女儿死亡自己的心如死灰,看到女儿手指动自己的无限欣喜,即使只是一个渺小的希望,也会在一个妈妈的心中烧出一把热烈的火,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她利用丈夫公司的新科技来锻炼女儿的肌肉,手臂,把女儿照顾的像正常的孩子一样,面颊红润,皮肤白皙。每天乐此不疲,投身照顾女儿的活动之中,把时间静止在女儿去世之前,觉得女儿还在世界上活着。

对女儿好的人她心存善意,以礼相待,对女儿怀有恶意的人她冷漠以对。文中她请来的第二个为女儿朗诵故事的特殊教育老师--新章房子,只因为,她听到了她讲的含有影射的小故事,就觉得对女儿不怀好意,不是全心全意希望女儿康复,就一改态度。

不知道作为妈妈的你有没有感觉,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孩子好,你会不会对她也心生好感,想要亲近,给人以温暖?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孩子不好,会不会马上对那个人的印象从天上掉到地下?

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有次,在小区里玩,听到一个孩子在叫叮当。问了句:谁是叮当啊?阿姨经常听到这个名字呢?“后来我认识了她,本来对这个孩子感觉还不错,可是后来,为了争一个玩具,她仗着自己年纪大,比我家小女儿高,就站在我小女儿的前方,像个大姐大似得,我就感觉心里一阵火气,大家都是好朋友,明明是我家妞先到那个玩具前,为什么要让给她?

作为妈妈的我,设身处地,对熏子的行为报以理解。这就是一个同为妈妈的心。

执着了两年多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女儿已经死了,连自己的丈夫,也接受了女儿离去的事实,甚至是自己上四年级,叫自己阿姨的小外甥女也知道女儿永远无法回来了,可是大家都选择了不说,都在她面前演戏。

而她自己呢,沉醉其中,常年如一日地用机器锻炼孩子的肌肉,手臂,最后甚至是锻炼女儿的笑肌。

乍一听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不就是提线木偶,傀儡娃娃,任人操纵摆布吗?连丈夫都觉得可怕,都觉得她不像自己了。

我觉得她真是太投入了。

不惜带着女儿去参加儿子的小学入学仪式,一个被判定脑死的人坐在轮椅上,闭着眼睛,参加入学仪式,让其他的孩子家长怎么想?虽然我知道她是想让大家也接受女儿还活着,身体也在长大,气色和正常人一样的事实。

但是,别人眼中,女儿早已经死了,她确实不应该让女儿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给大家造成困扰和恐慌。甚至还要让女儿参加弟弟的生日派对,在众人面前表演活动手臂。请问哪位同学敢来参加,只要想到有一个死去的人在活动已经令人肝胆俱裂了。

如何爱女儿,如何觉得女儿还活着,都应该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不应该以爱为名拿女儿来当众表演。爱你是我一个人的事,和任何人无关。

瞳孔很小,小到眼里只能装下一个你。瞳孔很大,大到里面除了你,一切都可有可无。除了女儿她什么也看不见了。

看不见儿子生人在学校,由于入学仪式上姐姐的出现被同学歧视欺凌而引起的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惴惴不安,看不到丈夫以及所有亲戚的小心翼翼伪装,看不到儿子也是自己的亲骨肉,而对儿子大声嘶吼,甚至大打出手。

她入魔了。

说她走火入魔,不是对她母爱的否定,相反我觉得是对她母爱的肯定,只不过其中掺杂了一点自私和自我满足。

女儿如果知道自己被人当作布偶一样,任意摆布自己的身体,摆布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生不如死地活着,不能在阳光下快乐奔跑,不能在田间嬉戏玩耍,甚至连微笑也不能随心所欲,她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生不如死呢?

她这么善良的小女孩,为了给表妹捡掉进水中的戒指就能入水,她会希望自己一直是妈妈的负担吗?会希望因为自己,家人不快乐吗?

我想这肯定不是她所希望的。

幸亏,故事的最后,作为妈妈的熏子终于想通了,可以设身处地从女儿的角度出发,做出了正确明智的选择,让别人代替女儿活着。

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知道,女儿的精神,女儿的灵魂还在世界上,这就够了。

爱的真谛是成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