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

崔永元小号再发文追击,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018-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杰也

范冰冰致歉偷漏税风波才慢慢开始平息的时候,崔永元小号又发了一篇名为:“一声长叹一声雷”的文章,再次对涉事明星,娱乐公司以及税务局等相关部门的一些人员,进行了抨击。以下是这篇文章,请先阅读再谈。

一声长叹一声雷

看完崔永元的这篇文章,我自己心里也不免有些怅然,不由得钦佩崔永元先生的勇气,一位敢于面对的勇士。表面他是一个人在对抗着涉嫌偷漏税的明星以及华谊公司,其实他是在对抗着社会里面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些规则我们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被接受,认可了。当然这种规则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就好像“水清则无鱼”这种自然规律一样。

文章中说到了认识XX局XX局的人,你第一反应就是觉得社会应该公平公正,然后义愤填膺的说:不应该这样!但是这种“识人多好办事”的人际关系观念已经根系在整个民族意识中,我们也对身边派出所的同学或者检察院的朋友客客气气,也希望在医院,银行,保险公司等有认识的人,可以自己办事或者有事情咨询的时候行个方便。这种人际关系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中,并慢慢形成为规则,你能简单地说这种规则是对是错吗?

先举了例子,之前闹得很厉害的瑞典警方将中国一家三口拖出酒店,最后带到坟地而去的事件。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已经深夜了,又是舟车劳顿的花甲老人,通融在酒店大堂睡一下而已,而且也已经订好了第二天的酒店房间。这样通融一下在我们的社会规则中是被允许的,可行的。可是在瑞典你还用通融通融来挑战人家社会中的规则的时候,就会不被允许,出现报警,被拖出酒店的情况。

例子可以看出,规则是有地域因素的,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我们的规则既然能够长期扎根于中国社会,就说明它有存在的基础,即使去改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得了的事。

强大的责任感

没有巨额财富,没有强大靠山,如他自己所说,真心朋友也不多的情况下,为何这么执着的去做这件事呢?毫无疑问是责任感。

崔永元和冯小刚产生矛盾就是因为《手机》这部电影。简单回顾一下、1996年崔永元在央视开始主持《实话实说》节目,节目一出,广受好评,崔永元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2002的时候,崔永元突然离开《实话实说》节目,由和晶女士代替主持,当时崔永元并没有说出是忧郁症原因

2003年冯小刚的《手机》上映,结尾是一个小三代替葛优饰演的严守一做了《有一说一》节目的主持。因为观众不知道崔永元离开节目的原因是因为忧郁症、所以普遍被人认为电影情节是对崔永元的影射。而且等电影上映后你再去解释是忧郁症、可能也没人相信了。

因为患有忧郁症、加上电影的传播、对崔永元的生活和工作肯定有一些影响。但是一个男人是不会过于在乎自己的流言蜚语的、而且只是一部电影。即使忧郁症发作、多年后也会慢慢释怀。

让崔永元真正无法原谅的地方是小三伍月映射了接棒的女主持人和晶女士。和晶当时可以从上海电视台调到中央电视台、然后可以主持《实话实说》这样的国民节目本来就已经让人不敢相信了、然后电影《手机》再加以映射、使得流言蜚语更甚。电影上映后、和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据说对自己家庭婚姻也造成了影响。而这个主持人又恰恰是崔永元极力让她去做的(之前主持的是《选择》和《十二演播室》栏目)、本是个好意、结果反成了坏事。

央视主持人和晶女士

这是崔永元不能原谅的、甚至可能有些怪责自己。所以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促使了崔永元与冯小刚一直死磕到现在。从每次崔永元的表述中就可以看出,“事件伤害了和晶和崔永元”,和晶的名字都是放在前面的。

既然对人家产生了影响、冯小刚导演是应该做出声明或道歉的、当时为何没道歉的缘由小编不知也不敢妄言。当初金庸先生也在小说《笑傲江湖》中将青城派写成了大反派、不过之后亲自去了青城山赔礼道歉。金庸先生的做法,让大家觉得真不愧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文豪大家,不小家子气。

今年这个事件本来只是针对电影《手机2》的问题,结果后来不知怎么慢慢的变成了税务问题,而且越闹越大,整个娱乐圈都开始动荡。一个月时间内,明星们开始纷纷注销公司,注销公告使得霍尔果斯报纸版面都不够用了。

从明星纷纷注销公司可以看得出来,本来税务问题在娱乐圈也是属于一种潜规则,但是被崔永元打破后,渐渐浮出了水面。因为这种规则是多年形成,牵涉甚广,所以崔永元在发文中也感到力不从心,文章最后用了父亲的教诲“不能退”来激励自己。是什么让他敢一个人去对抗这个潜规则呢?我猜也是责任感,如果之前是对同事对自己的负责,这次是对国家的负责,对人民的负责。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

文章由杰也娱乐原创,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