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的日子
周一下午接到师父通知,要录制微课。欣喜之余又开始紧张起来。欣喜的是又得到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紧张的是,总担心做不好,或者做不完。
因为时间紧张,所以选择课题时就没加思考,只是觉得现任三年级课程,所以就直接选了课题《复式统计表》。课题确定之后就开始了疯狂的翻阅资料模式,首先翻阅课课本,然后找了一堆的教案、课件、最后是优质课视频来参考。翻来查去却没有找到入眼的东西。统计与概率部分每册内容也就只有一两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平时也缺少这类课型的积累,真是一时抓了瞎的感觉。
头脑里的思路就如那一堆乱糟糟的资料一样,乱成一团,没有一点灵感,没有一点思路。第一天就这样带着一团迷和遗憾躺下。说是睡觉实则一直处于半醒半睡状态,脑子想让身体睡,却怎么也睡不着,考虑课的问题却也理不出头绪。每次讲课之前都会有这个阶段,我称为“混沌期”,这是思路开启之前的迷茫状态,只期待这种状态早日结束,揭开迷雾见日出。
第二天,经历了一天的思想斗争,逐渐拨开迷雾进入状态,流程大框架基本设计完毕,在制作课件和教案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调整教学环节,每个大环节需要的内容也在不断修改。粗糙的课件和教案基本成型。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凝练语言。
第三天上午,到学校值班,本想着借此机会完善细节的,又乱七八糟的干了些杂事,一上午也没坐下来。
下午又接到通知,加了一个课时,这可怎么是好,真是急煞我也,一个尚未做好,又来一个,压力倍增。不得不坐下来内心的细化步骤,凝练语言。第一稿录制完成,硬着头皮发给师父过目。
师父提出修改意见,紧锣密鼓的修改完善,周四上午第二稿通过师父验收,心里顿时轻松了很多。
长舒一口气,却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了第二课时的准备工作。由于第一课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第二课时可以用的时间真不多了,周四晚上冥思苦想凑材料,历经周五一天的魔鬼式闭关修炼,终于于晚上十点多将微课视频发给了师父,心里忑忐不安,等待师父提出修改意见。焦急地等待中师父发来审核通过的信息,得到了师父的肯定,甚是激动。四天半的昼夜兼程,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几天夜里因为要思考的东西太多一直失眠,而今晚这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袭上心头时,又激动的难以入睡。
平淡流水的日子,懒散安逸地度过,没有太多的记忆。紧张忙碌、焦虑不安的日子总会有很多的思考、有突破,有进步,正所谓成长是疼痛的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这也正是那些值得回忆的点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