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路上,那撒满一路的阳光 更十一
过了好几秒钟,孩子的声音才传出来:“来了,来了。”
这孩子做事情,从小就总是很专注。
经常是人坐在身边,你对她说了好一阵话,发现竟然一点也没被听到,完全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一下子就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升腾起来……往后世洋和妻子都聊起过这件事情,慢慢清晰起来的是,孩子并没有“不尊重”自己,只是太专注了,而专注,不仅仅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棒的品质,也是一种能力。
于是,再往后出现类似情况,夫妻俩往往互相眼神抱抱、笑容赞赞。孩子热爱读书的习惯,也跟这不无关系吧。
“爸爸,这一周有什么新闻啊?”孩子一边吹着拨到小碗里的饺子,一边侧着眼神问道。
“呃……巴厘岛火山喷发,上万人滞留,我们国家派了好些航班过去把人撤走,应该是反应最及时的国家。”世洋脑子第一条冒出来这条。
“那飞机只是中国人能坐吗?其他国家的能不能坐?”
“应该是中国人吧,其他国家的人……签证也还是要的吧。”世洋的脑子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孩子问的问题经常是角度清奇,让人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你前几天去上课,怎么样,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孩子想到了这个问题,停下来望着世洋,长长的睫毛忽闪着。
“挺好的,学员和客户都挺满意的。至于特别的事情……”世洋用左手绕过来,挠了挠右边的头,“都挺顺溜的,有啥特别的……”
“诶,还真是有这么一出,跟你说说!”世洋眼睛一亮,微笑着对孩子说道,孩子也一时停了下来。
“那天我是坐动车过去的,因为到了站还得开车几十分钟,客户就安排了一个学员去高铁站接我。在车上的时候,那小伙子就通过短信联系上我了,来回几条信息,我们心情都挺好。”
“车进站的时候,我就发了一条:我下车了,对方回复我说:在问询处等您。”
“出了闸口,我一抬眼,就看到大概7、80米远的地方,立着一个大方柱子,上面标着“问询”。我就拖着行李箱快步走过去。”
“刚走出十几米的时候,我发现柱子后面,闪出来“西门”,嗯?当时我就想,是不是还有一个东门哪?回头一看,果然,大约100多米外的另一头,标着“东门”,而且同样也有个问询的大柱子。”世洋看了一眼孩子,正听得专注着呢!
“于是,我就停下来,给小伙子发了条短信:西边?秒回:东边。”
“这个时候,我心里冒出来,要回复的两个字是:好吧。”
“哦——?”孩子眼神闪烁了一下。
“就在那个时候,我马上发现那两个字里的情绪——你怎么不早说?我走反了,好吧,我现在走回来。”
“几乎是同时,我又听到自己在说:你自己也没问清楚,就以为是第一眼看到的这边……”
“就这么一下子,我指头一动,发出去两个字……”世洋停了一下,看了一眼孩子,孩子眼角挂着浅笑,“好的。”
“然后呢?”孩子追问道。
“然后我们就愉快地见面了,第二天课堂上,他就成为那个班上几十号人里面唯一的一个‘熟人’啦!”王世洋拖长了声音。
“你怎么想?”王世洋认真地问道。
“挺好。”孩子马上回答道。
“还有呢?”
“就挺好啊!”
“哦,好吧。”王世洋故意摆出了一张扑克脸的表情。
看到孩子放下了筷子,便又问道:“吃好了?”
“是啊,吃了7个。”
“那你今早上是写作业吗?”
“好咧!”孩子坏笑着答道。
“你这个机灵鬼儿!”世洋扔了一个饺子到嘴里,温度正是刚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