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给你铺的是上山顶的路,不是让你去深渊
著名画家王书平在《与好心情为伴》里写道:皎洁的夜空下,有人闻不出十里荷塘飘来的花香,你却在细小微风中听到荷塘与蜻蜓缠绵的耳话。景本无异,异的是心情。
明明是同处一个环境中,为何感受却不一样呢?爱学习的孩子认为学习是奖赏是快乐,爱玩的孩子觉得学习是枷锁是囚牢。能否让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现在的学习环境已经让孩子们闻不到花香,更听不到自身成长的心灵之声,每天就像被牵着线的木偶,家长老师让动才能动,失去了少年儿童生命中该有的灵性,岂不是很可悲。
图片来自网络最近微信群里爆了,一个14岁的学生不满母亲批评他玩电脑的事,双方争吵从家中42楼跳下身亡,何等决绝。还有一个15岁的学生从桥上跳入河中,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顷刻间两个如花一般的少年消失于现实的不满中,留给父母家长的是无尽的伤痛。
我们常说“我们全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呢”,此话讲了几百遍,可是孩子依旧没改变,那为什么我们父母还是那么做,那么说呢。改变教育方法,换位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的很重要。
因新冠疫情的原则从一月中旬放的寒假到四月下旬还没开学,将近三个多月待在家里,孩子是不是在家长的督促下每天只有学习再学习,辛苦上了三天网课,绷紧的弦本来可以在难得休息日得到放松,可是家长不仅没有高质量的陪娃,自己又安排孩子做些课外作业。是谁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状态啊。
当然,有的家长不明白了:现在生活条件多好,不愁吃不愁穿,只是让他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还有什么可烦的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这位家长疑惑似乎很有道理,可是了解了上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现在生活中有那么多心理有问题的人包括孩子。简单介绍一下该理论,分五个阶层,从最低级到最高级分别是生理、安全、爱/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只有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到达高一层,不可跃层。
在贫穷的时代,人们的想法很简单,吃饱穿暖没灾难就好,满足生理安全的需要,根本到达不了第三层。现在条件好了,不愁吃喝,生活安定,现在需求到第三第四层甚至最高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们就会得心理疾病。所以对于我们的孩子也是更要注重心理关怀。切不可把自身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认为学习不好就没有出路。
山顶太窄,容不下太多人,拥挤使人压力太大。我只在山腰看点点残雪,拥闲云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