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他们的,是念念不忘
难怪村上会喜欢,书里的人物都有一种决绝的,中二的,酷?
露丝的两个哥哥,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出车祸丧生。
露丝的母亲一蹶不振,勉强生下露丝,仍然难抚丧子之痛,离家出走,70多岁才回来。
露丝的父亲,利用童书作家的身份,不断地勾搭、抛弃各种女人,最后自杀。
露丝的闺蜜,一辈子未婚,流连于不同的男人之间,甚至和露丝的父亲上床。
还有埃迪——露丝母亲的小情人,终生都在回味那一段忘年恋,永远和老女人纠缠不清。
后来,埃迪成了作家,永远在小说里追忆老情人;露丝的母亲成了作家,永远在小说里寻找失去的儿子;成年后的露丝也成了作家,为了割裂童年的阴影,从来不写自传体小说。
露丝的两个丈夫也和写作有关,第一任丈夫是个编辑,第二任丈夫是个书迷,把露丝全家人的书都看了一遍。
唯一正常的可能是露丝的第一任丈夫,他代表了世俗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正统生活,是露丝并不确定,却在36岁那年,想要回归的生活。
虽然不是很爱他。
露丝确实和第一任丈夫过了一段安生日子,还顺利当上了母亲,这是多么难得的跨越啊。
所以,“独居的一年”指的是“露丝第一任老公死了以后,守寡的一年”,而不是《瓦尔登湖》之类的独居日记。
作者约翰·欧文的确手段高明,他能分好几个视角,不急不慢地述说着每个人的故事。
一方面,小说里几乎每个人都有了暴露内心的机会,不论他们做了什么事,哪怕露丝花钱去红灯区看妓女接客,似乎都无可厚非,可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跨度足够长,你能看到每个人物命运是怎么转圜的,一般的小说可做不到这点。
中间还穿插凶杀悬疑、小说套小说的情节,起承转合相当圆润,露丝一家几十年的黑历史就此铺展开来。
奇怪的是,我对很多心理活动的描写拍手叫绝,却很难对某个人物有从头到尾的认同,始终觉得他们离我好遥远。最后出场的哈利,自由随性我很喜欢,可是这样的男朋友完美的又有点不真实。
这本小说可能太小说了吧。
如果不是赠书,恐怕没有勇气看完,太厚。翻译的语言实在别扭,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情节上,幸好有个温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