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然法则》:父母改变一点,就能建立最佳亲子关系
你能想象一个曾经努力学习的孩子突然放弃自己的状态吗?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却毫无征兆地放弃学业,每天窝在房间里打游戏。父母都是教师,对这样的他实在是束手无策。
这是个真实的事情,孩子的父母是我的朋友。曾经他们为孩子的优秀骄傲,现在他们为孩子的叛逆懊悔。
听完他们与孩子的过往,我总结出他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觉得家长们有必要从孩子幼儿时期开始,用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来代替传统的制度原则。
《儿童自然法则》是法国塞利娜•阿尔瓦雷斯关于儿童自然法则教学法的著作。
作者塞利娜曾是法国公立幼儿园教育体制内的教师,她专注于儿童教学研究,提出“只有了解了孩子,我们才不会试图走捷径,明白欲速则不达。”
想要了解孩子,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一、接受失败,孩子在试错中长大
莎士比亚说过: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
最好的人都在错误中成长,何况孩子?
曾和朋友们去郊游,大人们在准备餐食,孩子们在玩耍。朋友5岁的女儿,在家里是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走到哪里妈妈都不放心,
一直跟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碰这里,提醒孩子那里危险,最后孩子只能站在路边看着其他孩子玩耍。
另一个6岁的男孩显然是孩子王,带着其余两个孩子玩得欢腾。他们在草地里挖坑,想要给刚刚摘下的几朵花找个家。当坑挖好了,花也种了下去。太阳光很强烈,没一会,花儿失去了养分的供养,纷纷低下了头。孩子们哀声一片,一个妈妈解释:想要得到好的结果,必须要栽种下带有根须的植物,下次你们种棵西红柿看看。
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讨论起种子和根的问题。
“孩子的行为不是真的犯错,而是摸索。我们认为不好的“错误”,其实是通向知识和娴熟的唯一途径。”
父母要接受孩子犯错的事实,帮助孩子在犯错的路上加以纠正,这样与孩子的交往会更和谐。要知道“永远不犯错的人,将一无所获,停滞不前。”
二、创造环境,助力孩子成长
小梅是8岁孩子的妈妈,她每天忙着工作,把照顾孩子的责任交给了老人。老人带孩子最明显的特点是宠溺。他们任由孩子玩耍的同时,更由着他们的性子看电视看手机,刷视频玩游戏。
期末测试后,孩子的班主任和小梅进行一次长谈。内容涉及识字、拼音和数学,她这才知道孩子的弱点。老师告诉她,现在对孩子改变教育方法还来得及,但需要改变学习环境。
小梅立刻行动,她辞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她最先把家中的电视搬离,换上了一面墙的书柜;把无用的玩具送人,买来开启智力的玩具;撤下家里妨碍学习的物品,不再纵容孩子毫无章法地瞎玩。
几个月后,孩子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被老师夸赞为全班进步最明显的孩子。
孩子的改变得益于小梅的陪伴,更得益于周围环境的改变。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梅妈伴子。
简化生活,取消多余的活动,给孩子一个更高质量、更加充实的生活。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只要给予充分的自由就可以,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
三、拥抱孩子,给他们关爱与陪伴
在当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中16岁的武亦姝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厮杀激烈,柔弱的她泰然处之,沉着应对,最终以过人的文采过关斩将,夺得冠军。
人们纷纷探寻武亦姝的成长学习过程,通过一档综艺节目,揭开了家长最关心的“别人家”孩子学习的路。
原来她并非天才,曾经也是让老师头疼的学渣,父母曾为了不爱读书的她苦恼不已。有次父亲去朋友家做客时,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正好看出武亦姝对古诗词很有兴趣,于是父亲坚持培养她读书的习惯。
父亲每天下班后,准时关掉手机,陪着她一起学习。看书,背诗词,玩游戏,这一习惯坚持了十年。最后在武亦姝读高中时,由于学习时间紧张,才不得不间断。
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参与孩子的成长。积极投入,关爱陪伴,找到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最佳模式。
愿意花时间,站在孩子的高度和他对话的大人就像催化剂与向善的向导。
在孩子的学习中,不要试图“控制”孩子,不要把他放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中,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放下大人的角色,拥抱孩子,参与他的成长,陪他渡过难关,才是家长当下最应该做的事。
印度有句谚语:孩子还小时,给他们深根;等他们长大了,给他们翅膀。
《儿童自然法则》里给出了让孩子扎根的方法,家长们读懂这一法典,就是成功地播种下孩子的未来。
而这一方法追溯根源,不外乎父母的态度。先哲说过:男人最高大时,莫过于蹲下来帮助孩子的那一刻。
当大人们抱着友善的态度,改变教育方式,充满爱意地指导孩子的每一步,那正是建立起最佳亲子关系的时候。
大人和孩子共同进退,无疑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
22年度写作营第124篇 1834字 累计2053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