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优化(PEM)的内容与常见误区
PEM的内容
业务上的优化与技术上的优化内涵不同。从业务的角度来看,很多方面的提升都可以称为“优化”,包括业务模式、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生产排程等,范围比较宽[1]。而技术上的优化在狭义上指运筹优化[2](在广义上包括仿真、规则等技术),与基于统计学习的大数据分析有明显区别。本章主要讨论技术上的“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效率优化分析问题定义与仿真、规则等类似,常常用到回归预测(如销售预测等),定义思路也与其他生产效率问题类似,下面不刻意区分这4种技术。
从应用场景来看,生产效率优化包括产能规划、生产计划优化、车间生产调度、库存优化、物流优化、运维路线优化、物耗能耗优化等典型场景;从分析类型来看,生产效率优化包括信息情报整合(为决策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What-If分析(模拟仿真不同决策下的结果)、业务规则自动化(使手工决策逻辑自动化)、优化决策(建立变量间的动因关系,根据目标函数进行综合优化)4种类型。
PEM的常见误区
供应链、生产排程等应用推动了运筹优化算法的发展[3],其在航空、物流等领域取得了成功。例如,民用航空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优化问题体系[4],包括运行计划(可细分为Flight Planning、Fleet Assignment、Aircraft Routing、Crew Rostering & Scheduling等子问题)、收益管理(包括Go-show/No-show Forecasting、Overbooking Optimization、Fare Class Mix、Origin-Destination based Revenue Optimization等子问题)、基础设施优化(如服务能力仿真与优化、地服仿真优化、流量控制优化等子问题)等,而且有对应的商用解决方案。PEM在以半导体制造[5]、汽车制造[6]等为代表的流水线式离散制造业中也有不少好的应用,业界对PEM保持高度乐观。
然而,在行业实践(包括工业与服务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失败案例,通常表现为以下6种类型。
(1)“全局优化”陷阱,应用范围太大:一味地追求“全局优化”,没有意识到“全局优化”是建立在“全局信息”质量和及时性的基础上的,也没有意识到优化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通常是多项式甚至是指数级的(即计算耗时与变量数呈多项式关系或指数关系)。通常的做法是放弃全局优化,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分别进行优化。例如,在航空领域,航线优化、航班计划、尾号分配(Tail Number Assignment)、大规模延误恢复等问题都是单独处理的。
(2)业务应用场景考虑不完备:一是仅考虑了“完美”情形,没有考虑例外情形,使得解决方案不能落地。例如,航班可能存在延误、取消、备降、跳过、紧急调用等情形。二是缺乏业务场景对分析算法“非功能性”需求的理解(如每次优化计算任务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
(3)业务目标不清晰:实际中的业务问题通常是多目标的,应该合理平衡这些目标,可能有一些“隐藏”的业务目标没有被考虑到,或者在细枝末节上花费了太多时间,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还有不少问题的目标本身就很难度量,这样的优化模型只有逻辑练习或推演价值,无法指导实际应用。
(4)没有考虑业务逻辑(约束)的变化:在利用优化算法求解问题时,通常希望约束条件是明确固定的(这样才能有效求解)。但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有很多“软”约束,可以在可能的情形下尽量满足,如果不能完全满足,则逐渐放松。例如,在现实任务调度中,如果没有在时间窗内完成任务,那么短时的加班通常也是允许的。在订单排产中,如果产能过剩,则以节能降耗为优化目标;如果订单饱和,则以最大产能为优化目标,甚至可以采用外部方式解决。
(5)没有考虑数据不完备或不完美的特性:很多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是有成本的(甚至没有数据源),即使已经获取的数据也可能存在延迟和数据质量问题。例如,集装箱码头的堆场日常运作优化建立在对细粒度集装箱到达量预测(时间颗粒度为班组或天、集装箱数量要具体到航班、目的地港口、尺寸、重量等级别)的基础上。如果到达量预测不精确,则优化带来的提升中没有多少值得认真推敲。例如,在城市配送优化中,VRP及其改进算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发现,在业务场景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行驶速度的差异,且计划很容易受意外事件(如突发交通事故等)的影响。因此,需要思考优化技术到底在什么环节发力,以及应将其主要的技术精力投在什么地方。
(6)缺乏业务价值的客观估算:与当前手段相比,能带来多大提升。一般来说,运筹优化带来的提升通常在10%以内(10%以上的提升通常靠业务模式创新、基础设施更新、管理流程优化或信息系统集成实现)。因此,需要对优化项目带来的业务价值保持谨慎的乐观。有经验的数据分析师通常会先抓大面(如成本结构的主要成分,以及运作中的主要耗时、耗材、耗能环节和改进方法等),再思考如何用技术帮助业务。
结合上述问题,可以发现,PEM应用通常需要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基础操作标准化,包括生产活动标准化、物料转化关系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如果缺乏标准化或定量化,则很难用一套变量和模型刻画物理过程;②信息基础好,包括ERP、MES、EAP等信息系统,决策优化需要数据源,且结果需要落到业务或生产过程中;③效率和产能是制造企业的核心业务指标,因此,PEM可能是重要的业务提升点,不少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在商业模式、市场资源、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提升潜能,更需要业务咨询层面的“优化”,而非数据技术层面。因此,很多PEM分析问题的成败在分析问题定义阶段就已经确定了。
在技术上,对于一些刚从事实际业务的数据分析师来说,误区集中体现在过分“套用”或“靠近”成熟的优化问题方面。在运筹优化理论中有很多成熟的“范式”问题。例如,背包问题(Knapsack Problem)、TSP(Travel Salesman Problem)、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Job Shop、Flow Shop、RCPS(Resource Constraint Project Scheduling)等,针对这些问题的优质求解算法和算法包有很多。但实际问题可能与这些问题不同。例如,航空配载优化和集装箱配载计划等问题,听起来与背包问题类似(在有限空间内装尽可能重和价值尽可能高的货物),但在现实中,优化的第一个目标通常是作业效率(将目的地较近的或优先级较高的货物放在外侧,方便装卸);第二个目标是优化重心(节省燃油);第三个目标是提高货物的聚集度(尽量将一类货物放在同一舱位或尽量将数量较多的货物放在一起,避免遗漏);第四个目标是遵守一些必要的商务规范(货物的优先级、易碎品或危险品规范)和礼仪要求;第五个目标是提高容积利用率。实际问题的优化目标与背包问题完全不同,而且在配置某个实际站点的计划时,下面几站的货物信息可能还没有完全确定。另外,需要考虑飞机延误、取消、备降、跳过、紧急调用等情形。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优化分析问题定义时,以业务问题分析为首要目标,探究技术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将成熟的算法代入实际问题。
推荐阅读:《工业大数据分析实践》,全方位了解工业数据分析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