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学生活教育

道德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吗?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93人  王东呈
德是自行之路,莫存胁迫他人之意

前几年在朋友圈里鼓起勇气,首次在我所处的圈里提及了“道德”这两个字;提到了一切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是“文化”。于是被众友人反驳:道德是顺应时代而生的观念,时代变迁道德也会随之变迁;文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强硬的规则、法律和威胁才能让人们老实下来。于是面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写一些文字以阐述道德的本质。

中国的本土文化原是朴素的,她的朴素程度至高至纯,从而常会让远离中国本土文化已久的现代中国人误解为贫穷。中国的本土文化是无为的,她的无为程度超越阴阳对立的思维观念,从而常会让已经深陷有为之境的现代中国人误解为消极。于是大部分现代人的心会一直处在对比之中,处在攀援之中,处在孤独之中,处在渺小之中,处在私利之中,处在求取之中,处在试图唤醒他人而非自我内省的奋斗之中——虽然我们自己常常都不能真正确信“觉醒”到底是个什么滋味。人们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为了争取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大部分现代中国人奋力拼搏,不无勤快,全力为了改变命运而勇往直前,甚至连健康、亲情、安宁的心态乃至生命本身都不愿顾及。

为了真义而不顾身体的生死,是值得赞扬的,也是人人都知道的高尚道德,但至于在生活旅程中真的遇到真义与生死对立的状况时是否真的能够选择真义而不顾生死,那就是一个人在“知道”和“信仰”之间的选择和心力了。这桩人生大事是自己的内心修养和习性升迁的过程,是一个内修责任;这个道德绝不是希求他人去完成的责任。一个不能为了真义而放弃一百元利益的人没有资格和底气去教导另一个人为了真义而放弃一千元利益。一个不能在朋友面前说真诚语的成年人,没有资格和底气让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在所有人面前诚实无欺。一个不能为了情义而放弃三毛钱利益的成年人如果去指教孩子们应该去为了情义和真理而牺牲生命,那么孩子们就会在内心深处渐渐积累起来一个概念:道德都是虚假的、做作的、开玩笑的摆设而已,他们长大了也就成为蔑视道德的群体。这会构成一个代际轮回,这个轮回,本不应该去痛斥,而是找到链条之上的根因,施以解药。解在哪里?解在自心。一切问题皆从自心着手,自心没有偏堕之后,则发现世间本无问题,从而化解自我的苦忧;然而世间又有问题,皆是来源于其他生命的苦忧,于是在仁爱与寂静智慧基础上,给予相应的、适时的协助与指引,从而解结。

然而,难点就在于这个代际轮回的力量洪流之巨大。人们常偏爱于将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强硬推给他人去实现,常偏爱于将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强迫他人去完成。也就是说人们偏爱做观众,而不敢做台上主角。因为在台上,势必遭受大量的挑剔和批评。而批评被人们视为一种对内心的伤害,为了避免身心的双方面受到外在伤害,人们选择安逸的、随意批评他人而自己不受批评的观众之位,而不喜欢选择不能批评别人却要遭受无尽批评主角之位。观众永远是群体的,主角永远是孤独的。

然而选择了主角之路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打破小我疆界,从而凭借高傲和冷艳之气抵抗住他人挑剔的目光。为了防止他人的挑剔,主角释放大量的孤傲与震慑,从而压制由下而来的一切声音。这类主角也不能实现大我的生命回归,仍处在渺小之中。于是众多没有进入生命本体的人,都处在伤害和被伤害之中,处在防止被伤害和尽力展现自我优势以博得赞美之乐的追求之中。

而道德之路在当今实在是少有人走的路,即便提及道德也将成为众人的笑柄;站在嬉笑怒骂的众人之中去提道德,恐连自己都会在初醒的时刻倍觉不合时宜、尴尬异常。然而人之为人,不得不为道德正名。

为道德正名,不得不提“自然”一词。人类发明文字时代久远,这种时代的久远度足以将文字本源之意消释殆尽,甚至将文义彻底反转,故对文字渊源的探索意义重大。据中央编译出版社《老子·德道经》序言中对“自然”一词的解释,可见人之为人生命意义的端倪:“自”,甲骨文像“鼻”形,即“鼻”的本字。既是表达原始发端,又是证明生命“气息”存在的外部表现之所在。“自”是什么?就是那一息生命。当今越来越流行深问一个问题:我是谁?随着中国境内对哲学学习的推广和深化,这个问题势必愈加火热起来。而自己,其实就是那一息生命,而这个生命,是大还是小,就全赖每个人自己的观念认知了。“然”,“燃”的本字,“烧也”。所以,“自然”即是最原始的燃烧,是燃烧自己,照亮一切,这才是“自然”的最原始本义。这也使得诸如“道法自然”之语所体现的大公无私、奉献一切的本义变得简单明了。

而真正难点亦出在这里,由于人类脱离了大我的存在模式,变成了单一而渺小的个体后,内心深处会有一种不圆满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催发人类去获取、去填补、去吸引外界的关注与爱,并且害怕燃烧自己,可能并不情愿对外界付出真爱,因为以渺小个体模式存在的人如果付出真爱而不能获得相应的回应就会产生受伤的感觉。人,在社会中成长,逐渐接触到大量的警告和危险乃至亲历过大量的内心伤害后,为了保护自己的感受不受伤害,从而愈加不愿敞开心扉、付出真爱。然而自己愈加不愿付出真爱,也会愈加孤独和凄凉。这就是当今存在于许多人生命中的一个逆向循环。

而道德的本质正是回归到自我的本体之“道”的过程,从而实现自我对自我的真正认知。真正认知了大我的存在模式,就会全然以“自然”模式喜悦的生活下去,不再为了私我的利益而绞尽脑汁,不再为了孤独和渺小而自怨自艾。

为了进入生命的本体,还需要明确“德”是什么,“德”是品格与能量的升华,是回归本体的心路和行为。通过心性的修为和行为的修为,从而层次分明的升华心灵品格与生命能量,渐进于“道”。于是人的一切德行,从根本来说就是为了圆满小我到大我的联通,为了达到这个联通必然要做全然无私的助人爱人之事。无私无怨、恰如其分的助人爱人之行,是燃烧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若没有一丝心念是考虑小我利益,就会渐渐真正趣入大我之心,大我之心:无心,却朗然而知,因朗然而知而有情,此情为大我真爱,无有任何怨苦。无任何私心,行而行之,达无心之境,朗然明知,至矣。爱人之行,不为助人,不为行善,不为圆满大我,仅仅是源于一心本来如此,不是为了什么而为,至矣。

有德之善行,若存私我之见,则易落于怨恼之念;若不将自己德行放诸心上,则达大我之道。《金刚经》对此论说分明:无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这个“不可思量”的福德并非有形有相的回报,一切有形有相的回报都可以思量,都落于渺小,都会落于人的小我之得,不能入大我之“道”,从而心境的苦恼不能得以彻底脱离。然而,又不否定有形之回报,若一味拒绝有形回报仍会落于偏堕。不被有形所束,不为有形所为,一切有形就再也不能拘束心性之自由。大我无形,归于大我,则无心,遇事虽生心,但其心不执着于事,故即便遇到一切大事,大我安然无恙。

《老子》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有德者,其德行是出于自然、淳朴、简单、内在、主动的,所以外人从其表面上可能看不到“德”的痕迹,他自己也并不将自我之德行放诸心上,自己从内心通透的不执着自己有德,这样的德才是真正的上德。普通德行的实施过程,其动因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的,是表面的、形式的或被动的,并且自心中认为自己做了德行并执着于此,这样,必受其累,这种“下德”已经与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质相违,使自我与大我断裂,故曰“无德”。

从道德的本源之义来说,道德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它是每一个人最终获得自我圆满的必经之路,这条路有着太多的人以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外在形式去尽力诉说着。道德,永远不会变迁其本质,能随着时代变迁的都是道德的外衣,正如衣服不是我们本身一样,道德的外衣也不是道德本身。外衣,当然有其意义,但对于有志于真正探究一切本质的人来说,外衣都需要统统除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