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学习实用干货有意思的文章

略谈文本解读

2015-05-17  本文已影响11665人  江寒园

文/江寒园

我们之前解构《低俗小说》时引用过罗兰巴特的一句话“作者已死”,那么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所谓“作者已死”,即是指文本是开放性的,永远不存在一个完成状态。这和后现代的某些理论可以互为关照。

举个例子,米兰昆德拉写《笑忘录》,路德维克的独角戏占了2/3,其他所有人的一共占了1/3;还有他几乎所有的小说,除去一本全部分为七章。记者问他这个算术顺序是预先想好的吗?

昆德拉回答:不,所有这些我只是当《玩笑》在布拉格出版以后,从一篇题为《<玩笑>的几何学》的捷克评论文章中发现的。

这就是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昆德拉在写的时候并没想这么多,完全只是不自觉的就写成了七章这样的结构,他也是从一个评论家那里发现他的小说的这个特性的。

虽然作者已经把这则文本创作完成,但是这则文本传播出去以后,并非是完成状态,他永远都是开放性的,不存在完成。

这就好像,看到一则评论,你认为是过度解读,并且认为“也许作者在创作这则文本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属于过度解读”。

并不是,只要这位评论者完全依足于文本本身,不跑的太远,那他所有关于这则文本的解读都是合理地。这则文本在完成后作者不再对他有发言权。举个例子,比如说《低俗小说》。也许昆汀在拍他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好玩,但这种多线复调、非线性网状式的结构本身已经映照了一种后现代性。所以不要说昆汀在拍他的时候并没想这么多,是你过度解读。不不不,昆汀已经死了,这是结构主义叙述学的“文本中心论”对西方传统文论的“作者中心论”的反抗和进一步发展。

还有我们在网上经常见得某某作家的一篇文章被拿去做了中学考试的阅读理解,而作者本人才做对了多少题,用来嘲讽中学僵硬的考试题型。

这种思维实在是有待商榷,还是上面写过的,这位作者已经死了,不再具备对他这篇文章的发言权。只要评论者依据文本,并不存在所谓过度解读的问题。

另外中学的阅读理解训练的是学生抽象的思维概括能力,并非一无是处。

西方文论再向前发展一步,就从文本中心论到了读者中心论,我们平常所讲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哈姆雷特)”就是他们其中一个重要主张,即

作品文本不存在某种“唯一正确的含义”,没有唯一正确的阅读。对作品的一致意见、解说的一致性,只存在于特定条件的某些读者中;

换句话说,文本是存在多义性的。只要你能把自己那一套说圆了,也没什么不对。

一般我们分析一则文本,有三个要素,可以想象三个圆圈,最左边的圆圈是作者,中间是文本,最右是读者。

西方文论也是这么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从最早的重视作者,比如我们现在红楼梦的考据派,把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经历结合起来对比观照

再进一步仅仅是研究红楼梦这个文本本身,从作者中心论转移到文本中心论

再到“读者反映批评”的一个主张,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