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写作,爱生活!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十一(103--112)

2020-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占有与体验

经验总是具体的和可以描述的。存在主义所说的存在是一种体验,它并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经验。

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没有被感知到,即便存在,好像和我也没什么关系,等同于不存在。比如买了瓜子, 瓜子是我买的,对于我它是存在的,如果我吃过了,我就对它不论是形状,还是味道有了体验,甚至是有了感觉,是喜欢吃还是不喜欢吃。如果买来了,随手一放,过上一段时间,可能就忘记了。在被我忘记的这段时间里,瓜子对于我来说是不存在的。可能过了不知道多久,打扫除的时候又找到它了,一吃,坏了,这又是体验。所以体验可能和经验有关,也可能无关。

弗洛姆的《占有还是存在》基本观点大致如此: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生活态度,一种是占有,一种是体验生活。对生活持占有态度的人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题,重视体验生活的人往往心理比较健康。

占有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们必须占有一定的物,否则就会活不下去。

在生活中,我们占有的东西太多了。就比如,每到春节,都会大肆购买吃的、穿的、用的。比如在我们这个地方,就流行过年的时候要买盘子和碗(我好多年不买了),据说是添盘添碗添人口,人丁兴旺之意,我知道有很多人每到春节必定要买,当然有的人家里存了很多盘子和碗,有一大部分从来都没有用过。因为每年都买,人口不是每年都添,当然用不着。这是不是占有呢?

一、学习

重占有的大学生上课用心听讲,唯恐没有听清楚教授讲的任何一句话,并且尽可能忠实的把所讲内容都记在笔记本上,以便课后复习背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占有知识。以占有的态度上学念书,可以学而优则仕,但不会仕而优则学。

我个人感觉,我在跟李老师学习临床实操的时候,尤其第一期,第二期的时候,我是占有式的学习,生怕错过了一句话,总感觉错过的都是最重要的,于是录音,可是录的音能听几次呢?至少前几期录的音,没听过几次。记的笔记也没看过几次,可是记的时候那个认真呀!记得满满当当的。有很多同修称我学霸,这是褒奖呢?还是贬低呢?

与重占有的学习相反的是重体验的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把学习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重体验的大学生喜欢思考,喜欢钻研,常常给自己提出各种“为什么”?对分数不太重视。

好在,现在听李老师的课,比较注重体验了,哪一部分打动我?打动我的地方在哪里?如果是我,我能打动别人吗?我怎么做才能够打动别人呢?

所谓兴趣就是钻到存在里面去。感兴趣跟受欲望的驱使,往某种事里钻是一个意思。天下无难事,就怕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其实,我对心理的兴趣还是缺一点的,如果兴趣再浓厚一点,我觉得我就能真正的钻到里面去了,我也觉得我就能够真正的学好了。

抱怨记忆不好的人,往往是想记住的知识记不住,不想记住的令人烦恼的事却偏偏忘不了。这是他们故意跟自己作对的结果:不感兴趣的书本知识,硬逼着自己去记,现实生活中令人烦恼的事,却执意回避,不去想它,不去深入思考症结所在,不去解决它。

有的时候,我也抱怨我的记忆力不好。因为我真的想占有那些知识,记住那些知识。记住也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还是以占有为重,体验为辅。比如记住了某些知识,我在跟别人一起分享的时候,我就可以侃侃而谈,让别人以为,你看,他学的真好,他记住的真多。或者让别人因为我的知识而改变。总之占有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体验。

我们还要问:记忆好,要了它作什么?诉苦记忆不好的人,根子在于想占有的太多以致占有不了,因而苦恼。如果没有什么苦恼和不切实际的奢望,记不住有什么要紧,反复学,经常学,总会记住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就可以治好抱怨记忆坏的神经衰弱者。

记不住又能怎么样呢?在别人面前表现的不够专业又能怎么样呢?我就是一个业余的,我只能记这么多,我的知识面真的没有那么丰富。好像还是面子的问题。

二、人际交往

对于人际交往,同样有重占有和重体验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人际交往最明显的就是谈话。很多人视聊天为人生一乐,这就是重体验的交往。

重占有的人在与人交谈时是不大自然的,甚至是紧张或焦虑不安的。他们体会不到人际交往的乐趣,谈不上什么心灵的沟通,交往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占有。

有的人交朋友、跟人聊天是有目的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带着功利性。比如有的人会说,你看,我有多少朋友,你看谁谁谁,我们两个在一起聊了几次,我们都聊什么什么话题,交朋友好像就是为了炫耀。

而有的人交朋友目的好像没那么明显,就是为了聊天而聊天。至于具体聊什么,是否能够成为朋友,则不那么在意。

神经症病人很少能体会到交谈本身的意义和乐趣。如果是和医生交谈,病人一心想得到的只是关于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帮助,他们的心灵似乎是一栋紧锁着大门无人居住的房屋;或者他们的面具已经和皮肤长到一起而撕不下来了。所以,医生只能跟病人角色打交道,接触不到他们真正的自我。这是心理治疗的困难所在。

也确实遇到过这样的人,在聊天的过程中,竭尽所能的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而时时刻刻隐藏着自己,不让别人探得一点点。就是你尽可能的把你的信息告诉我,但我的信息你最好一点都别问。矛盾不矛盾呢?

根本问题在于对待人际交往的态度,是占有,还是体验。交往双方有了共同的体验域,就一切都好办。夫妻关系中,如果双方都投入的去体验交往本身,满足感和幸福感便会发芽、开花、结果。

夫妻关系中也有不同的交往方式。有的人结婚目的非常明确,为了一份安定的安稳的生活,比如要有房子要有车子。也有的人觉得感情好,就一切OK。有的人觉得好日子是过出来的,你付出,我也不能白等着。有的就觉得你娶我,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当然得哄着我,不然,哼哼。每个人的目的不同,态度自然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尽相同。

占有态度最常见的表现是挑对方的错,指责对方,强行命令对方,而自己则绝对正确,至少是原则上正确。占有态度的孪生兄弟是嫉妒。占有越强烈,越害怕配偶跟其他的异性相好,弗洛姆说,爱不是占有。

横挑鼻子竖挑眼,哪哪都是毛病,不见得对方真的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就OK了,其实就是想让对方完全听命于自己,说白了就是占有对方。可是越是这样,越无法占有。

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似乎是婚姻一词的本义。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总之都是争斗的过程。其实,不争,会怎样呢?

心理治疗者尽量多多体验生活,至少别老想着占有,那对心理治疗是大有好处的。

人活着,需要的东西不多,无需多吃多占,合适就好,不够不行,过了也不合适。

第六章  系统理论

概述

系统理论把个人看作较大的人际相互作用系统中的一员,治疗强调人际交往对人格和行为的塑造作用。

系统治疗者完全可以只和一个人进行治疗性交谈,只是他用系统理论对个人进行思考,把个人作为系统中的一员来考虑,因此交谈特别着重于了解病人与别人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人是生活在系统中的,两个人是一个系统,三个人也是一个系统。只要有系统在,系统中人和人之间就有关系,就有相处的模式。

系统理论要求特别重视系统及其成员的潜能或可供利用的资源。

每个人自身以及周围都有很多的资源,要进行治疗、调整、改变就要调动这些资源。

在初级控制论里,观察者位于系统之外,他以旁观者的客观立场去考察某个自控系统。系统治疗中,治疗者既是观察者,同时又成为被观察的新系统中的一员,这种观察者同时又是操作者,与被观察的系统连在一起的扩大了的新系统的控制论,有时叫作次级控制论。

系统理论最早的基础是萨利文、霍妮的理论框架,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某些成果。系统理论发展了前人的思路和成果:个人如何塑造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又如何塑造个人。

人际关系离不开人,人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要素。人际关系离不开人。

系统理论的几个基本性的观点:

1,个人牢牢地根植于较大的人际关系系统之中。治疗性干预指向关系系统。较大的系统是高度复杂的组织,包含许多子系统。整体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不断发生相互作用和进行信息交流。

个人离开了关系是无法生存的。个人在不同的系统中,关系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夫妻是一个系统,三口之家是一个系统,同样一个人在这两个小系统中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夫妻关系重要的是丈夫和妻子,他们两个加入孩子后,在原来关系的基础上,又有了父子母女的关系。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相处模式,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特点。

2,个人在系统中的行为是由相互交往模式塑造的。对系统治疗者来说,个人行为的意义是通过理解和考察系统内关系和相互作用而获得的。

同样一个女性,在夫妻关系中,母子关系中的行为是由关系中的相处模式决定的。跟丈夫的互动行为肯定与跟子女是不同的。

3,功能紊乱与系统内的环性作用模式相联系。系统理论采用环性而非线性思维去描述症状表现和治疗过程。

在一个系统中,关系不是直线式的,而是环绕式的,比如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就会爸爸,这个家庭中的爱是流动的,是环性的。如果爸爸爱孩子,妈妈爱孩子,爸爸和妈妈之间不相爱,这个家庭中的爱就是线性的,无法流动,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如果三人组成的整个系统出了问题,要注意的是整个相互作用模式,而非某一个人。治疗者必须保持中立态度。

系统出了问题,单纯说某一个人的错,对治疗结果是不利的,甚至可能加重问题。所以要保持中立,不要随意评判。有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孩子辍学,大家都指责这个妈妈,说,你看你都学习了,要学会收回手指,才能改变,所以你不要指责了,不要怎样怎样了,谁痛苦谁改变,你学习了,所以你得改变。因为都是你的错。这个妈妈还是没有改变。一次,她说,我知道都是我的错,可是我能怎么办?我不能改变过去,孩子不在我的身边,我能怎么办?他爸爸不觉得这是问题,我能怎么办?

所以当系统外的人不能保持中立的时候,给对方造成了伤害,对方不但没有力量改变,甚至可能陷入更低落的情绪中,更加自责更加内疚。也有可能陷入对抗,产生逆反。总之,对事情的处理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个人心理反应社会现象。心理问题可以视为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问题。k.汤姆建议用“显示”(to show)代替“是”(to be)。比如把“父亲是焦虑的”改为“父亲显示焦虑”。

好像这样也一改动,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思考。

系统治疗者考察系统的下述能力:

1,定义角色的能力。具体的说,在一定处境下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明确不明确?本人和别人认为合理不合理?处境改变时有无重新定义角色的能力?

在家里,妻子的权利是什么?义务是什么?妈妈的权力是什么?义务是什么?我们两个明确吗?处境(环境)变了,能不能重新界定呢?

2,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商讨对策,作出决定,执行决定,有效性,等等。

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力,不是所有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按发育和处境变化调整内部的能力。这主要涉及子女逐渐长大,如何调整关系,经济情况变化(收入增减),有人患病,等等。

随着子女年龄的不断长大,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需不需要调整?怎么调整?相处模式需不需要调整?怎么调整?

4,平衡“分开”和“聚集”的能力。“分开”指每个人单独活动,“聚集”指大家在一起活动。

单独活动、聚集活动都是每个人不同的能力,有的人可能擅长单独活动,有的人可能擅长聚集在一起活动,也有的人可能会很好的平衡二者。

5,处理权利的能力。J.Haley 认为,婚姻冲突的焦点问题就是配偶之间的权利斗争。

夫妻冲突可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大多都是为了争权夺利,比如谁管钱,有能力处理吗?

6,维持分界线的能力。既有子系统(如夫妻)的分界线,也有个人的分界线。

人和人之间都有分界线,无论多么亲密的人都有。能够很好的区分这种界线吗?能够很好的维持吗?

治疗者的工作是设计新的行为模式代替功能紊乱中已有的环性互相强化的作用模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