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类人」行业研究

「行业研究专题」如何应用MECE原则来分析问题

2020-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第3类人
1.png

作者 | 第3类人(ID: BusTech)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困境。

例如,在开会的情况下,集体头脑风暴,提出各种意见。

但此时,逻辑思维强一些的人会发现,总经理提出的意见和产品经理提出的意见是重叠的,且相互不在一个维度上。一个是宏观的方向,一个是这个方向的具体执行措施。

这个时候,你总觉得有些意见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且相互重叠或者属于包含关系,很混乱但又说不清楚问题出在哪。

另一种情况,你开会头脑风暴了很久,你总觉得有一些事情是没有想到的,但是大家没有办法高效地去找到被遗漏的方向。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你可以用到一个原则,即著名的「MECE原则」。


01


想进入管理咨询行业的人,MECE原则是一项必备思维技能。

MECE是麦肯锡的著名的咨询顾问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来的。

MECE,即「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它的发音类似于法语的Mercy。

Mutually在英文中是「相互」的意思,Exclusive是「独立」的意思。

Collecitvely是「集合在一起」,Exhaustive是「穷尽」。

所以这条原则翻译过来,可以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可以翻译成「不重复,无遗漏」。

讲到这里,你肯定会说,好,我知道MECE是什么意思了。那具体怎么用呢?

接下来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详细阐述。


02


案例一:


公司用户研究组接到一个任务:分析公司的消费人群的特征。在分析之前,要先对人群进行拆分,并拟定调研的方案。

一般的员工会逐一开始分析:90后、95后、Z时代、银发人群、中产阶级、小镇青年...

但是,你会发现,基于以上的分类,人群与人群之间是相互重复的,且有遗漏。

基于MECE原则的分法应该是: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

这样所有年龄都被覆盖到,无遗漏,且相互之间没有重复。

image

案例二:


小罗是公司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按照规定,周五需要提交一份数据报表给经理,但是因为业务不熟练,小罗一直到周日晚上才把报告做完发给经理。

周一到公司,被经理一顿批评:

小罗,你不知道是周五交报告吗?周末发给我有什么用?

而且这格式根本就不行,信息一点都不清晰。

你知道你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吗?

还有报告中的销售数据我觉得一点都不可靠,你核实过了吗?

今年和去年的数据,看起来相差这么大,你分析了原因吗?根本就对不上。

数据不吻合是多严重的问题,你不会不知道吧,认真点不行吗?

这次的数据报的太晚了,而且还不对。

报告中还包含了很多没有多大意义的数据,太混乱了。

我希望以后不要让我看到,稍微动点脑子。

如果出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要进行特殊的说明或标记颜色。

不要用手工计算,你手算容易出错,用公式计算。

数据不准确,下次要好好核实数据,把报告做好一点。

上面的场景在办公室是司空见惯的,很多新员工听到上面的对话,整个人都会处于又委屈又混乱的状态,因为经理说的话也是支离破碎的。

但是,如果我们用MECE原则来好好分析一下上面的问题,其实总共就是以下几点:

1、发送时间太晚

2、数据不符合要求

3、呈现形式有待改善

数据报表交付问题.png

接下来,我们举一个例子,来看看MECE原则是如何用在商业分析领域的。

案例三:


假设,联合利华找到你,希望提升销售。你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1、改变把商品卖给零售商的方式。

2、改善针对消费者的营销方式。

3、减少商品的单位成本。

4、重新调整生产程序。

以上的解决方案看起来非常的寻常可见,也没有大的毛病。

接下来,我们用MECE来分析,你会发现第4点其实是属于第3点,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的一个具体的操作。


03


说了那么多,现在如何扔给你一个问题,让你用MECE原则进行分析,你可能还是不会马上上手。那么,我们来讲一讲常用的使用工具,帮助你快速上手MECE原则。

1、二分法

二分法,就是将事情分成A和非A,这样一定是无重复无遗漏的。

比如,国内和国外,男人和女人。

2、流程法

将一件事情的发生分解成不同的流程,这样相互之间无重复。将流程全链路都呈现,就可以无遗漏。

例如,把大象放进冰箱:打开冰箱——把大象放进去——关上冰箱。

3、要素法

要素法主要用于事物由哪些要素(或部分)组成,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但是,在拆解要素时要保持维度的一致性,否则有可能出现有重叠和遗漏的问题。

例如,某图书馆可以按楼层维度来划分:一楼、二楼、三楼...

image

也可以按照功能区域来划分:信息服务区、藏书区、阅览区、公共活动区、办公区。

image

但是,不能将楼层和功能区混在一起,因为他们不是一个维度的,有悖于MECE原则。

image

4、公式法

公式法是按照公式设计的要求进行分类,公式若成立,要素的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

例如,利润=收入-成本,其中,收入 = 单价 x 销售量,成本 = 单个成本 x 销售量,单个成本 = 单个的固定成本 + 单个的可变成本。

image

5、矩阵法

矩阵法就是把事务按照二维矩阵进行分类或划分,例如,时间管理中常用的紧急且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但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分类方法就是典型的矩阵法。

image

04


在应用MECE原则时,我们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1步:确定范围

MECE原则虽说要「完全穷尽」,但是「穷尽」也是有边界的,不是无止境的。所以在开始分析问题之前,要首先界定清楚问题的边界和范畴。

第2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切入点,讲的是从什么维度进行划分,例如上述所说图书馆案例中的,是从楼层划分,还是从功能区域划分,这便是切入点。

有时,你会发现很难把所有要素都考虑进来,这时你不得不加入项「其他」,用以包含不能被划分到别的维度的要素。

用「其他」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不得不用「其他」的时候,往往可能是你切入点没有选好,所以要慎用「其他」。

高手和菜鸟的区别,亦经常体现在切入点的选择上。

第3步:检查重复和遗漏

反复检查和分析各要素之间是否有遗漏或者重复。例如上述所说的案例三,第4项其实包含在第3项中,不是一个维度,且是「重复」的要素。

最后,我们要注意,MECE原则必须应用在「纯理性分析」的情境之中,对于感性的问题,MECE原则可能并不适用。


希望你能关注我「第3类人」,从一个女博士的视角剖析商业和科技问题。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也请帮忙「转发」,让我们一起传播经过思考和沉淀过的「Know-How」。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