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竟然成为了张志明

2017-09-10  本文已影响51人  saiyonana
《春娇与志明》

重看了一次《春娇与志明》。

余春娇说“我很努力摆脱张志明,最后发现,我成了另一个张志明……”

我想起一个心理学的现象,就是你排斥的东西,其实就是你内心的反映。你讨厌比如的行为,其实是对自己这方面的批判和反抗。换句话说,这些东西其实你也有。

我不喜欢别人抽烟,但我内心却一直想尝试看抽烟的感觉。

我反对将就,不管是生活还是待人处事,但我每个月总会有迟到的现象,我会懒得煮饭去便利店随便解决吃饭问题。

你讨厌的东西,总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相对应的影子……怎么办?!就接受吧,面对吧。

每次自己觉得反感的时候,下意识地往深想一想,为什么会反感,我在反抗内心什么样的情绪……

《春娇与志明》

张志明最终明白自己放不下余春娇。

看到他们偷偷摸摸地见面,大概很多人都会觉得,为什么余春娇那么傻,明知道对方一脚踏两船,为什么不直接拒绝呢……

她做不到啊,她拒绝不了……她还爱着他,她还放不下他……人都是自私的,如果见他能够让我开心,如果他还愿意跟我联系,为什么要拒绝呢?!虽然,这么做,会受伤,会难过。

电影总是理想化的。当余春娇和张志明从度假别墅分开之后,一般来说就这样算了,结束了,一切会被迫重新开始。按照这系列电影的套路,就是张志明痛改前非地意识到,余春娇才是真正对的选择。于是会用“杀手锏”挽回她。最后,他们回到电影开始那样,相依在一起。

很多人都会以为自己可以放下一些事情,实际上不管过了多长时间都没办法忘记。

很多人知道放不下了,但还是选择委曲求全,安于现状。觉得,就这样算了吧,其实也挺好的。然后就这样一辈子过去了。

但现实都有像张志明那样的机会及时止损去追求自己的内心吗?就算有这样的机会,又有多少人真正去行动去改变?

生活,一直在继续着,不管是苟延残喘还是勇往直前。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做决定的时候,再三思考之后再行动,一旦决定了,就别再摇摆不定。

《春娇与志明》

没有烦恼和思考的人生,既不正常,也没意思。我知道,这一系列的文字,其实是我在自言自语,我在力图调整自己的状态。

特别喜欢余春娇的直率,我这么想,体内一定隐藏着直率的因子。就算是喜欢的东西,也一样能够套用一开始的心理学现象。你发现它了,关注到它了,它就已经存在于你的心里。

其实人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多点觉知就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