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孤独是一种常态
校图书馆
1.
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写到“孤独”这个话题。
我害怕落单,害怕别人成群结队,只留我一个人孤独的在角落里玩手机。我并不是害怕社交,只是怕别人已经有了他们的三两好友,我插进去显得格格不入。
2.
昨天是万圣节,但我似乎在今天早上刷朋友圈的时候才得知这个消息,朋友们发着美美的扮鬼妆容,和舍友或者朋友的合照,大家似乎都出去玩了。
而我昨天上午补完一节课,下午便匆匆忙忙坐船,坐公交,打的,跨越一个市来到另一座城市,寻找一个培训机构的分校,打算报考ACCA。舟车劳顿,坐船的拥挤感,以及眩晕感导致下车就开始严重反胃,头晕,在连续的坐上的士,微冷的空调更是让原本眩晕的头雪上加霜。花了大约两小时,到了那个机构。独自一人面对两个陌生的老师,三个人坐在一个小小的咨询室里,我尽量装出自信,从容,善聊,不让他们感受到我好欺负,但是害怕还是在心底滋生。
老师的滔滔不绝,对我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容的回应,每当她回答完我的疑惑,我甚至都不知道改如何往下接。
学姐嘱咐过我,机构肯定是希望你报越贵的班越好,有什么钱的问题一定要明确提出来。可是全程下来,老师的专业程度挑不出一点毛病,偶尔也会和我打趣开玩笑,也会夸我,可以说他们说话的技巧包括心里战术真的做的很好,非常有说服力。越这样我反而越感受到了害怕,害怕被骗,害怕被忽悠报了太贵却没什么用的班。也被他们的自信从容所吸引,衬托出我强力装出来的自卑和渺小。
大约聊了整整2个小时吧,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路边暗黄色的灯光打在灰白的石板路上,猛烈的大风刮的我的脸泛起丝丝凉意。叫到了一辆城际专线,一上车,在汽车快速的行驶中昏昏欲睡。
上车时拍的路景回到学校已经是将近八点,食堂只剩一些微冷的饭菜,食堂里稀稀拉拉的几人。
猛地扒了几口饭,不是很有食欲,但是勉强还是把它吃完了。
回到宿舍,因为一个舍友的生病回家,仅剩两个舍友呆在宿舍。
不是特别友好的舍友关系,我回到宿舍,显得如此的安静。
没有人问我今天去哪里,没有人关心我饭吃了没有,他们坐在桌前个玩个的。
卸下沉重的负担,上了床,一天的疲倦本可以使我完全的进入梦乡,但舍友不停地走来走去,洗衣服倒水,每次将要入睡,又被他们所惊醒。善意的提醒她们稍微小声一点,她们一脸不情愿的回答“我也没多大声啊,这都睡不着。”
翻来覆去,以至于到全部熄灯后,才终于睡着了。3.昨天我的万圣节是孤独而寂寞的,但是值得高兴的是,爸爸同意我报考ACCA。
我当时害怕的很,因为补习不是一笔小费用,但他当时却和我说,“你愿意继续读书是好事,为什么不同意呢?”
很高兴爸爸的支持,自己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好几周,下课后,都是一个人抱着几本书呆在图书馆,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骑着小自行车到校外拿快递。连迎新晚会,都是和其他朋友一起去的。
不想面对没啥感情的两个舍友,不想回宿舍。
今早起床,看见初高中朋友们发着万圣节的妆容,和舍友或朋友的合照。
感受到了他们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而我却活着似乎如高中一般闭塞。
说着不难受是假的,但是我在努力的适应这种“孤独”,起初的我很享受,我觉得总有人会和我一样,图书馆里奋力拼搏,考研考公的大有人在。但是我后来发现,他们在大学期间也交到了很多知心好友,至少宿舍关系是和谐的。他们宿舍可以一起很用功的学习,也可以一起很用力的玩。
我感觉到我和她们的不一样,她们有一群很好的朋友给她们加油打气。
当我发现我经常喜欢用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的经历,来为我的“孤独”所解释的时候,我似乎依旧没有适应。
我并不赞同“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孤独的”“优秀的人都是孤独的”。
“孤独”是每个人必将经历的一个阶段,不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这个称为孤独,而应该是,你想成为芸芸众生中那个出彩的那一个,想变得“优秀”却又不想成为人们眼中的“不一样”;想找到和你一起努力,一起泡图书馆却没有人的时候;你走的路,不能用前人所经历过的所解释,这叫孤独。
我最近时不时地在反问自己,我是否真正应该需要朋友,我是否真的应该和一些三观不合,又喜欢躺在宿舍里玩游戏的人花时间去维持关系。父母常说,你交到的每一个朋友,以后都是你的人脉资源。
可是如果不是非常好的朋友,我有困难时,会选择求助他吗。
很羡慕很容易在大学里就找到知心朋友的人,和我玩的最好的一个舍友生病休学回家了。数数看,这两个月以来,真的可以交心的朋友,似乎没有吧。
其实一个人也挺好的,至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适应孤独吧,这似乎是我必将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