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 一位助人“筑梦”者
原创: 冯翠萍 邂逅社工
“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村上春树。
作为一位新入社工行业,又非社工专业出身的工作者,在工作初期,时常因不知如何开展服务,提供优质服务而感到烦恼,进而引发自我否定,社工这条路,是否真的值得继续走下去?
也许有人会说,社工这份工作挺好的,工资虽不高,但稳定,朝九晚六,你按部就班,把工作指标完成就好了,何须折腾,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嗯,社会工作,确实因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大陆的发展,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哪怕社工如同医生、教师、公务员一样,也是一份十分强调专业性的职业,但是,现阶段,社会对它的认可度,普遍偏低。正如,在许多人的眼中,社工可能就是社区工作人员之一,或是在社区搞各种活动的小姐姐,或是去探访社区有需要人士的志愿姐姐等。
那么,面对着社会的各种‘误解’,想要为自己‘正名’的同工,势必要做出一些尝试,一些努力,去把社工的‘专业性’体现到恒常的服务中来,也就是说,你要想‘发展’自己,想把社工当‘职业’做谋划,那势必会‘引发怀疑,思考人生’。
那对于进入刚社工行业,经历尚浅的我,是怎样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成功调整对社工这一职业的认知,进而把它作为一份职业来规划呢?
首先,接纳自己的怀疑、否定。很多初入社工行业的人,一开始都是满怀斗志,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助力有需要的人,实现‘助人自助’,但是,慢慢地,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就会因各种现实问题,热情逐渐消退,困扰、烦恼随之而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同工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看清情绪背后的信念、价值等,尝试去接纳自己的现状,职业倦怠就会束缚前进的步伐。
其次,坚持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社工,是一份助人的工作,与人交往是同工的业务基础,而人又是世间最复杂的服务群体,那么,要想做好服务,保证服务的专业性,让更多的人在服务中有所成长。作为同工的我们,坚持学习是根本,无论是关于社工原理、实务的书籍,还是各种现场的培训、体验,只要你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去尝试,去挑战自己的惰性,学习是最能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捷径之一。
最后,心中要有职业发展的目标。俗话也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人,要想把一份工作做成职业,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即对每一个成长的阶段、达致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从社工助理到一线社工,再晋升到项目主管、项目主任、项目督导、机构干事等,你需要拥有哪些能力,面对哪些新挑战等;同时,在这个成长的过程,千万不要‘孤军作战’,要善于运用身边的资源,寻找朋辈、督导等支持,适当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资源,也许,你就不会那么无助、害怕了。
社工,这条路也许不是那么好走,可是,当你有‘心’,想继续走下去,办法总会比问题多。在以后的工作中,即使出现彷徨,也不要紧,因在助人“筑梦”的路上,只要你愿意坚持,‘梦’也会越来越真实,你也会越来越‘完善’。
邂逅社工专栏作者
冯翠萍,目前就职于佛山市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及家庭教育指导师证(高级)。热爱心理学,有一颗公益心,希望能在助人自助的公益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协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发展自我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