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界广告圈@IT·互联网

罗辑思维的“得到”半年营收达1亿,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2016-12-04  本文已影响2036人  陈慕读历史
这是陈暮的第11篇文章

1 先看数据

昨晚看到一组关于罗辑思维的“得到”的数据:数据表示从今年5月28日“得到”上线,陆续推出了共15个专栏产品,截止12月3日,189天的时间,订阅专栏产品营收突破1个亿,订阅数量近80万份【包括1元/年《罗辑思维》29万份】,平均每天收入53万.

2 我的“得到”经历

2016年5月28日,“李翔商业内参”上线日,宣传力度之广,让我对其相当好奇,于是当天定了这个栏目,之后也陆续定过其他节目。开始的时候自己会每天打开“得到”看看的,但这个软件在三个月前已经被我卸载了。

“因为感觉看了之后没有什么太大感觉”,这是我的感觉,我很相信我的感觉(或者应该说是直觉)。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感觉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但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次来表达。

有一个新词“illusion of competence ”,翻译过来就是“能力的幻觉”。当我们买书的时候,以为买了就有知识了,当我们心急火燎读完了,以为就成为自己的了。同样的,当我们花钱订阅了知识,其实是缓解了一部分焦虑,害怕落后别人,害怕漏掉新知。我们买了不看,但是焦虑却治愈了。就跟我买书一样,看书速度永远跟不上买书速度,还乐在其中,自我安慰,这是“瘾”。

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应用,永远是个问题。但是知识打包成商品,一锤子买卖,卖出去了也就不用为效果承担责任了。这也是罗胖“聪明”的地方,199元包年,不退不换不麻烦,虽然很多人的订阅沦为了“健身年卡”——一年看不了几回,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但是,是不是有一种“按效果付费”“社群监督”的方式实现“健脑”,值得想象。

直到前几天我看到别人写的这段话,我感觉说到了我心坎里了。我想说:对,就是这种感觉。

3、一点点启示:

得到app的启示是什么呢?我觉得这是李翔、李笑来等知识达人,个人影响力的一次变现。得到,提供的是什么呢?平台。

所谓的平台,就是把内容产品化。而这就是一种玩法:“省时间的利器、短时间内记住“新知”的需求以及害怕被时代遗弃的焦虑感”,成为这项产品的主打利器。

我想起大熊老师说的那个词:人性!逻辑思维运用了人性的弱点,治愈了当今浮躁的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