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套路

2018-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卜彦buyan
图片截自好奇心日报

好奇心日报的《社会学家黄盈盈:我们该如何审视日常而又疏离的性话题,我们容易忽略什么?| 访谈录》一文中,这几段内容是我最喜欢的。

而这,也是我讨厌现在知识付费课程中关于教人如何写作、写故事的内容的一个原因。从关于课程的简介、授课安排来看(可能带有偏见毕竟没有买过),相当一部分的课程只是在教写作者如何取悦读者,通过所谓的写作技巧技来吸引用户,以达到10W+的流量、舆论性、话题性的目的。

从文章结构、话题切入、为调动读者阅读兴趣而丢的包袱、包括“本文字数1500,预计阅读三分钟”这样的友情提示在内,都显得极为拙劣,几乎是给没有文字天赋的人出的一本范本教程。

倒不是说写作技巧有问题,而是了解写作技巧的出发本质——获客——有问题。当所有的叙事都成为招揽读者、获取流量的手段,叙事本身也就失去了价值。

这不仅仅是“对所谓真相的把握越来越简化和固化”(毕竟没有对真相把握,也就没有理解和共情)。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自以为个体意志格外地凸显,实际上个体意志消融于群体意志中的假象。它激发了情绪,所以自嗨占据了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但情绪不具备时间性,它容易转瞬即逝。

最直接的作用还有另外一点,关于阅读。如果习惯于通过1,500字了解事情经过和观点,人们就会缺乏对10,000字的耐心了解事件的细节、多方的观点和立场,也更不会有耐心对100,000字的小说中的人物心理、轨迹演变和立场之外的声音报以理解。所以之前有朋友提到“我们如今获取的信息非常多”时,我是对反对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橱柜来收纳这些信息量,我们所知道的还是匮乏的。

信息的匮乏和情绪的自嗨,彻底铲平了我们思维的触角。

《局部第二季》第二期陈丹青谈到“规范与偏离”,直白理解其实和当下烂大街的“传统与创新”其实并无二致。但无论是艺术作品的“规范与偏离”,还是对于社会和商业的发展而言的“传统与创新”,这个概念都需要回归于“人”本身——如何让人这个复杂的个体在复杂的世界中存在,在经验之外寻求非经验的体验,而不被限定、总结、归纳,不至于沦为单细胞生物。

不过也得说,截图中的文姐对于“变性”有了自己的叙事套路,对于每个人来说,恐怕都是需要的。毕竟,我们都需要给自己在这个复杂世界中的存在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不是父母、亲友、社会、法律和国家给的,只能是自己给自己,这恐怕多少有点悲哀。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认识自我和世界,去对抗,去博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