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我就要离婚了”,病毒之下,有多少婚姻熬不过去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芳草愫愫

晚上十点多,从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疑似?啊?疑似什么?你说啊,到底什么疑似?”

我那颗怕死的心疯狂地跳跃起来,邻居家中招啦?一户确诊一栋隔离啊!我赶紧趴到窗户上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女人继续气愤地喊道:“疑是地上霜啊!”

这是今天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段子,它精准地刻画出了疫情期间老母亲们的日常焦虑:

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这不仅是中小学家长心中的痛,听说就连幼儿园也来凑热闹。

双职父母怎么办?

二孩家庭都要上网课怎么办?

回农村过年,因为疫情还被滞留无法回城,没有上网课条件的孩子怎么办?

再加上“队友不给力”,不帮忙还添乱、添堵,网上有人发出哀嚎——

“疫情再不结束,我就要抑郁了”

小晴昨天哭着打来电话:“等疫情结束,我就要离婚了。”

“怎么回事?”

“一言难尽。关起门来,被考验得最多的就是关系。原来他就是个‘巨婴’,只是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让我们看清了对方原本的样子。”

病毒,不但危胁着我们的安全,更考验着我们的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

居家防疫第20天,我发现“丧偶式育儿”竟然是个好词

1、什么是“丧偶式育儿”?

丧偶式育儿是近几年育儿界的流行词,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显著缺失。

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长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边,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归、子女很难见面、无语言交流等)。

2、有一种“历劫”,叫作“丧偶式育儿”

我是个兼顾家庭的职场妈妈。

我的先生非常忙,每个月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出差,在本地驻地办公时也是早出晚归,甚至,前年我家装修房子,从施工队入驻,一直到硬装完工交付的几个月里,他都没有出现过。

直到搬家前一周,我请了保洁在新家做卫生时,他来“验收成果”,隔壁太太在院子里看到了他,热情的打招呼:“你就是这家的先生吗?喔唷,你好你好!第一次面!咱们是邻居呐。”

3、宅家防疫20天后,我开始怀念“丧偶式育儿”

李诞曾在《奇葩说》节目里说:“爱可以培养,恨也可以,如果爸爸不回来,我还可以想象,觉得他可能挺想我的。如果他真的回来了,坐在那儿,我可能就能断定,他是真的不爱我。”

因为疫情的缘故,我们一家三口已经“绑”在一起,朝夕相处了二十几个日日夜夜。

时常“隐身”的爸爸每天都真实地在眼前,可相比起“诈尸式育儿”,“丧偶式育儿”简直让我怀念。

他不在时,我还能幻想着,他如果在,也会体谅我的辛苦,主动帮我承担部分家务。

这二十几天,我不但要张罗一日三餐,洗衣服做卫生,还要辅导孩子……

可他就在身边,我却只多了个双手插兜儿的“指挥官”——

他每日例行三问: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孩子的作业你给他检查了吗?都做对了吗?没有?没检查怎么行?孩子怎么可能完全自觉,我跟你说,这样可不行啊!”

“你也说很重要咯,可我正做饭呐?你就不能给他检查一下吗?”

“这我可不会,我弄不来这个。”

“怎么又是这些菜?”

“为什么你心里没数吗?”

他唯一一次主动帮我做个早餐,也就热个馒头包子,差点把锅给我烧漏了。

他不在家,我不过独自照顾一个孩子;

他整天在家,我相当于一个人带了两个孩子;

而且,这“俩孩子”还时不时要闹矛盾,鸡飞狗跳,“老母亲”心里堵啊!

宅家的日子,情商负分的男人在“不遗余力”地制造家庭矛盾

1、“领导”巡视,所过之处,怨声载道

一天,孩子刚开始吃早饭,爸爸进他房间看一眼:“XX,把你的手机拿过来,拍一下你的房间,发到你的班级群里,让老师同学们看看,到底还有谁的房间比你乱!”

孩子无奈地冲我翻了个白眼,去书房准备上网课。

爸爸紧跟其后:“说你呢,什么态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要上课了!”孩子不耐烦地关上门。

他吃了闭门羹,悻悻地吃着早餐。我正想跟他讨论正面管教的好处,阴阳怪气讽刺挖苦只会适得其反。

他先开口:“今天这蛋怎么蒸成这样?是没熟还是太老了?”

“太久没蒸芙蓉蛋,火候没掌握好,蒸老了些。”我应完,不想再说话。

他三两口吃干抹净,临起身又补了一句:“真的,这蛋吃起来口感真的不怎么样。”

我这正有一股无名火升腾,他又隔着门喊道:“认真上课,听见了没?”

2、

那天是元宵,中午他洗碗,“剩的这点青菜要怎么处理?留着还是?”

“倒了吧!我购买了食材,晚上给你们做元宵大餐。”我心情愉悦。

“倒了?现在这种情形下,你怎么能这么浪费?”他挑起眉毛说。

“你已经决定好了,为什么还要问我意见?平时家里最不愿意吃隔顿菜的人是谁?不就是你吗?今天过节,我反正晚上做大餐,你愿意留着就留着吧。”

结果,他把那点青菜剩到第二天晚餐,也没人动一筷子,最终由我亲手倒掉,洗干净盘子。

今天说菜咸了、淡了;明天说炒白粿用不着放这么多配菜……

类似的鸡毛蒜皮,不胜枚举。既不值得小题大作、上纲上线拿出来吵一架,但又如鲠在喉。

女人最不能忍的是,我辛苦教孩子好习惯,“猪队友”闲着没事来拆台

朋友智玫发来微信:“气死我了!孩子练琴时间,她爸爸非要看电视,还把声音开得很大,真想跟他吵一架。”

我回:“理解!昨天我教孩子亲子瑜伽,我们练得好好的,他爸爸趴在沙发笑岔了气,孩子一怒,我不练了。”

还有,东西乱扔,看电视、刷手机、晚睡晚起,作息无序,树立不良榜样。

检视自身,我找到问题的根源

一天晚上,我突然一阵心口疼,这疼痛直透后背,虽然只有短短不到十分钟时间就缓和了,但依然吓到了他们,也警醒了我。(我早年就知道心脏有一点点先天的小毛病,但不太要紧,医生建议:不要生气、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剧烈运动)

因此,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积压。

不积压情绪,不积压事情、不积压物品。只有这样才能更放松。

我突然意识到前面我抱怨的种种,其实我也有责任。一些事情我只是看见,但没有去解决、消除

每次孩子问我:“妈妈,我的XXX在哪里?”

我只是没好气的怼回去:“你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问我?”但我没有教他应该如何整理和归类。

先生洗碗从不擦灶台和油烟机,溅出的水又把地板弄脏了,我只是在他身后叹气,心里埋怨他“干啥啥不行,罗嗦第一名”,却没有明确要求他。

那些我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的事情,都在我心里积压下来,家里的环境也随着这种积压变得越来越脏乱差。于是我的情绪更差了,恶性循环。

修复关系,从修复内心开始,“扫除”的力量

之前,家里每周都做大卫生,我每天也会稍作整理,家里始终保持井然有序。

最近一家三口都关在屋子里活动,“建设”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我一度赌气不管,很快脏乱的程度就足以令我抓狂。

家里的脏乱也带来思想的混乱,我决心进行一次“扫除”行动。

我选了孩子没课的早晨,宣布今天全家总动员,大扫除。

孩子负责自己的卧室和书房,主要是将散落在四处的书分类收纳,常看的两本可以放床头,近期要看的放房间的书架上,暂时不看的放到书房的高层书架上。

我和先生一起,将一些不用的、闲置的物品打包丢出去;

他整理衣橱的时候,我开始清洁厨房;

然后我去检查孩子的成果,协助并带领完成;

我开始整理客厅时,先生已经将几个卧室打扫完,开始擦地板……

中午我简单煮了面,吃完继续奋战,这场“战疫”直到下午三点结束,

在不断清理的过程中,我感觉内在堵塞的地方,越来越通畅了,顺溜了,轻松了,爱和感恩就流进来了!

辛勤劳动过后,大家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爸爸说:“太不容易 ,想想你平时真的很辛苦呀!”

孩子说:“好的环境需要大家一起保持。”

我笑笑什么也没说,心里的豁然开朗。

良好的关系,始于沟通,升华于全心全意的陪伴

那天晚上,我烤了戚风蛋糕给大家当点心,全家一起看了部好电影。

孩子睡下,我泡了茶,和先生进行一次长谈。

我列举他不正确地沟通方式,给孩子和我带来的不良情绪;

举例某次他为了看球赛,打发孩子帮忙洗碗,并承诺付费,却总是忘记及时给钱;

某次孩子叫他,他正在调试脑准备开视频会议,很暴躁地吼道:“不要叫我。”,孩子弱弱地说:“哦,我就想问你洗碗的钱什么时候给?”

……

这不是翻旧账,而是认真探讨相处的感受,包括检讨我自身,在烦躁时也没能好好说话,剑拔弩张。

我们约定,尽量放下手机,认真陪伴家人,好好说话,多体谅对方。

我们约定,我做饭,他洗碗;我管孩子学习,他带孩子运动……

写在最后

通过这次的疫情,我们或许都应该静下来好好反思,在未来的日子里,什么才是生命里更重要的东西,让我们心甘情愿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财富,还是关系?

感谢阅读全文!

我是@愫说育儿,欢迎关注、点赞、互动。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